河南万仙山、峰林峡、圆融寺游记
朱龙淮
2020年9月13日至14日,我携夫人随旅游团游览了河南新乡的万仙山,焦作的峰林峡和圆融寺。
第一站 新乡万仙山
郭亮村与郭亮洞属于万仙山景区的一部分。导游小石先带我们到郭亮村,他向大家介绍说;“在西汉未年,连年灾荒,太行山区农民的儿子郭亮率部揭竿而起,很快形成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封建王朝屡次派兵镇压。郭亮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官兵围困,粮草断绝,郭亮命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悬崖下的山村,人们为了纪念郭亮,在建村时候便将村名取为郭亮。每逢夏季,村民常受到山洪、滑坡侵袭,房屋倒塌,但事后村民又痴情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汲取祖辈的先训和气息。”导游把大家领到村口,这里有一座石砌的月亮门,前面有两块石碑,上面分别刻着“太行明珠”和“中华影视村”几个字。导游又告诉大家,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第一村”,先后有《清凉寺的枪声》、《走出地平线》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攝。他又接着说:“郭亮村人多姓申,村子不大,现有83户,共329人,大家可以进村随意参观”。我们进村后,只见所有的房子都座落在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青石垒墙,白灰粘缝,木门木窗。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为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我们先观看了“谢晋居”,听说著名的谢导曾三上郭亮村,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又参观了“郭亮影视文化馆”,也目睹了“郭亮影视村民俗文化全影观光楼",还观看了"刘家老屋民俗馆”。参观结束后,导游问大家,在村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我答道,当然是石头啦!导游笑着说,你算答对了,这里有一个顺口流“石磨石碾石头房,石桌石凳石头炕,石桥石路石碑廊"。
导游接着领我们去郭亮洞,他又介绍说:“大家都看到郭亮村地处悬崖峭壁之间,过去只有一条叫天梯的小路下山,为了乡亲们外出方便,1972年,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铁锤、钢钎,在一无电力,二无机械的情况下,全凭人力,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地凿出26000立方米石头,修成了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挂壁公路,这条公路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听过导游的讲解,大家争先恐后的去目睹这个奇迹。公路入口处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绝壁长廊",进入长廊,大家不仅感到新奇,更为这样巨大的工程感到赞叹。我发现隧道的外侧,间隔不远,就开一个方孔,就问导游,这是特意设计的吗?导游回答:“这当初只为了排渣方便,如今既成为采光通风的窗口,又成为最佳的观景台”。我们在郭亮洞中往返参观,导游听到人们对郭亮村人的现代愚公精神赞不绝口时,就告诉大家,当地流传着一首诗就是这样赞扬郭亮村人的”纠纠硬骨拳拳心,叮叮铁锤当当钎,铮铮盟誓谔谔言,爷爷不叫孙孙攀”。
导游随后带着我们乘坐景区交通车,来到万仙山南坪景区门前,他给大家讲解,南坪是万仙山的核心景区,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这里汇聚百里太行赤岩绝壁精华,赤红色的悬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岩瀑石幕,曲折、盘旋、迂回、流畅,正如诗中所赞美的那样“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我们拼车到达山顶,自上而下游览。最先来到有仙境之称的丹分沟,据说,秦汉时,山西、河南分省划界,两省在此交接分单,后人反其音念“丹分”。大家目睹了五峰山的万亩松林,这是六十年代初栽种的人工林,如今树木参天,郁郁葱葱,被誉为“太行氧吧”。我们沿着山间的栈道前行,山泉溪流,奇石异草,引人入胜。进入龙潭沟后,大家从山巅走到山脚,在不同角度看黑龙潭瀑布,瀑布落差64米,壑口仅有2米多,上宽下窄,如同一缕银絲垂落,瀑布间红色的岩壁被冲磨得光滑亮丽。瀑布在岩石上冲击出一个40多平方米的圆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走出龙潭沟,在停车场旁就看到日月星石,据说,1975年村民宋运林建房取石,见石头上有清晰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案,日月星石属沉积岩,此石成为万仙山的镇山之宝。有人写诗赞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日月星石的正北有一座高89米,游离绝壁28米的孤立石峰,犹如身披盔甲的战士,这就是被称为万仙山保护神的将军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