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
——庆祝龙门石窟获得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
作者 王继平
前 言
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以南十三公里处,伊水北流,龙门石窟,就刻凿在伊水两岸的香山与龙门山的对峙崖壁上。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龙门造像二十种的通称。当时,大都是统治阶级为生者或亡人祈福而开凿的,人称“龙门造像”。有的造像刻有“造像记”,清中叶后提倡北碑书法,有人在北魏造像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及“孙秋生”等二十种称为为《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其书法艺术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是当今书法界特别崇尚的一种书体,代表着北魏龙门艺术的精髓。
龙门石窟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1月,是龙门石窟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荣誉称号20周年,作者精选20枚龙门石窟门票,以新的视觉创作《龙门二十品》,以此庆祝。
《龙门二十品》(一): 门票沧桑 见证历史
在我收藏的几十种龙门石窟门票中,有一枚纸张发黄的竖版文字门票,票幅30×55毫米,票面有:“龙门 参观卷,只限一人 残票作废, 伍分”15个字,中间盖有红色参观日期章。据资料,这枚门票是六十年代的门票。门票沧桑,见证龙门石窟的历史。
附:河南肖兵、魏志刚、蒋冷熏、任昉皓、柴振兵等老师提供以下龙门石窟早期门票图片。
特别感谢!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