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楼下话当年
钱宝林
和我一起在市收藏家协会玩收藏门票的原市林业局狮子沟林场副场长常甘生大哥收藏魁星楼的门票特别全,券友们都非常羡慕。他有了哪的门票复品还经常与券友们分享,高兴起来便随口说出来:我这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儿,可这魁星楼的修复工程却是由我和其他几家操持的。所以,在那淘票就挺容易。看到常大哥一脸的喜悦和自豪,我就想,魁星楼的复建工程一定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哪天有空和他详细地聊聊。如果能获取点独家新闻,那不更好吗?
承德是一座山城,每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各色灯饰便闪亮登场。而最吸引大众眼球的,便是那半壁山上流光异彩的魁星楼了。
魁星楼位于承德市区南部半壁山之巅。周围800米围墙由虎皮墙石,青砖砌成雉堞,顺山崖蜿蜒,似一条巨龙与主楼相掩相映,增强了景观气势。因而,魁星楼理所当然地成了承德具有独特意义的地标性建筑。如今,武烈河两岸都建成了游客观光带。人们无论是乘车路过还是漫步遛弯儿,仰头一看,魁星楼璀璨如玉。尤其是夜幕降下,华灯初上之际,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9月13日是个星期日,我和常甘生大哥相约去趟魁星楼景区,顺便聊聊魁星楼的事儿。常大哥电话告诉我:我把我的主管局长叫来了,他比我知道的更多、更详细。我说:那就更好了!
上午10时,我和常甘生大哥先行来到魁星楼,里面一派安详。进门时,两辆大巴车刚刚驶离停车场。
这时又有两个团队在导游小旗的指挥下涌进门来。
门里右侧的小亭和假山流水似乎在欢迎着远方的来客。
门里左侧一位男导游驻足讲起了道家的五奎。
11时许,常大哥(右)迎来了因家里有事而刚刚赶来的董天宜局长。
常大哥给我们作了介绍。原来这董局(左)比我大,差一天年长我一个月。他笑容可掬地说:官称就免了吧。既是我大你几天,就叫我董哥好了。
我们俩在重修魁星楼碑记旁留个影。这碑记是董哥当时作为魁星楼董事长写下的,329个字,可以说字字珠玑。他就从这碑记开始给我讲起。
你知道,魁星楼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是承德知府海忠出资所建,一时鼎盛。后毁于战乱,仅存遗址。1996年初,随着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发展旅游。当时林业局经过前期出外考察调研,决定恢复古迹魁星楼。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牛圈子沟镇,林地属狮子沟国营林场所有,有一小部分自留地和林地属下二道河子村。经四家协商决定联合出资,将魁星楼恢复起来。
当时董局长在林业局分管这方面的工作。经请示有关部门后报市政府。当时主管副市长齐续春主持召开了市长办公会。会上征求了各有关部门的意见,确定把恢复魁星楼做为1996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各部门大力支持。并要求做到修旧如旧,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承德青少年创造一个好学上进,发奋读书的良好环境和场所,多多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
原林业局局长董天宜在魁星楼复建现场.
为尽快开工建设,四家股东联席会议就召开了9次。决定按照股份制出资运作,林业局35%、狮子沟林场25%、牛圈子沟镇24%、下二道河子村16%。并成立董事会,由董天宜局长任董事长。董哥诙谐地笑着对我说:我这个董事长,是一分钱都不拿的。说到这里,他指着常甘生大哥笑着说:四方代表中,代表林业局的我就选中常甘生大哥了。这个人耿直、正气、爽快,办事认真负责,我信得过他!
复建魁星楼四方投资代表在开业之际合影留念。左起:市狮子沟国营林场代表李晓琳、下二道河子村代表刘亚娟、市林业局代表常甘生、牛圈子沟镇代表薛义秋。
我和今天的常甘生大哥在魁星楼山门口。
常甘生大哥告诉我:当年的旅游热兴起,各个部门不管是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集体单位,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兴建第三产业的浪潮。林业局正好把我推到了修复魁星楼的主要负责人位置上。从1995年开始,我和复建魁星楼的总设计师王福山、牛圈子沟镇政府的薛义秋多次外出考察魁星文化。从立项到竣工,两年的时间,我们一边分片包干施工、一边找人设计图纸,然后做出预算,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后发包给具有资质的施工队。多的时候,20几个施工队伍不分昼夜地干。终于顺利地完成了800万元的投资,魁星楼按计划提前开门纳客。
1997年初春,常甘生大哥在初具规模的魁星楼施工现场留影.
常大哥说到这里,我心里产生一个疑问。就问董哥,您在碑记中说:丙子五月动土,翌年四月功讫。这么说,实际的工期满打满算是一年啊。董哥说:老常,你想想,我们是1996年农历五月端午正式开工,1997年的农历五月端午剪彩开业,对吧!常大哥瞪着眼睛一转,然后连连点头说:对!对!魁星楼原计划是两年工期,由于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实行特事特办,办理各项手续都是一路绿灯。我们四家股东通力合作,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魁星楼就建成完工了。
林业局等市有关部门领导视察修复魁星楼现场.
常大哥接着说:董局特意把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的精神传达给我们,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古建设计,我们直接找市文物局设计室的副主任王福山,由他负责整体规划布局和古建设计。文物局审核盖章后,就交给古建队施工了。在承德,古建施工队伍有很多,想干这个工程的也很多,但我们坚持走正式的招标程序,公开透明。就这样,我们边设计边施工,质量上专门聘两个专业监理人员把关。从资金支出和使用上,以节约为荣,不该花的钱绝不乱花一分。坚持不请客,不送礼,整个工程完工所花的招待费不足1000元。而且,这笔钱的支出都是用在从外地请来的专家学者身上。董哥插话说:大家都把恢复魁星楼的工程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来办。四方的合作非常默契,非常团结,也非常愉快。
谈起当年事,历历注心头。
董哥接着告诉我:你看到我写的碑记了,你看到那些殿堂的对联了吗?这山门前的“半壁山嶙峋入云天满城山色归眼底”“一楼巍峨接星汉天下才名在胸怀”是时任魁星楼总经理郎俊山题写的。 魁星楼正殿门外一对抱柱联:“天地蕴丹青毓秀钟灵文明福地绵道脉 ”“渊源接濡滦紫极鸿庥半壁耸峙炳文光”是当时师专中文系罗星明教授题写的。反映了热河地域的山川之灵,高楼之尊。弘文殿内所列人物传记的文字、魁星文化的有些图形和文字都是文物局设计师王福山搞出来的。一些书法绘画也都是出自承德当地的书画家。这些都是我的母校承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授们写的。这些高水平的充满地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文字,充分展示了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承德当代的一批文人墨客、专家学者为魁星楼的重修倾注了许多心血,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
1997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魁星楼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庆典。
常大哥说:是啊,我们看到的荣仕殿内供奉的福禄财安和乐真殿内供奉的寿喜乐和八神以及门殿的文武二神,这十尊木雕神像是从曲阳请来的。对了,还有那两尊石狮为曲阳石雕,其它雕刻、雕塑、绘画都是由咱们承德自己的艺人创造的。像魁星楼主殿的魁星就是享誉京承的画家,素有“牡丹王”之称的大老崔崔廷玉的儿子崔小利夫妇完成的。爬山廊的那些木刻画立志画出自著名画家承德师院的马唯驰教授。
在弘文殿前,有一状元碑,上面刻制了自魁星楼开业以来承德所辖县区高考文理科前三名的状元榜。
董哥介绍:这是魁星楼重建后的最大亮点。董事会在例行工作会议上,将奖励承德学子在刻苦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文理科考生予以表彰、重奖后,还要刻碑留念,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冲刺。同时也教育后来者,发愤图强。争取金榜题名。在征得四家股东的同意后,魁星楼从日常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学金,并在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在魁星楼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此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许。
戏楼的后面山峰,是承德十大自然景观的僧冠峰。
说到金榜题名,我们夜间向游客开放就是演的魁星点斗《金榜题名》。常大哥显得挺兴奋。他指了指靠南面的那座戏楼说:承德市民和外地游客夜间来此参观,光靠上一趟魁星楼,半个多小时下来了,这不行。我们想办法先后开设了茶座、地方特色小吃、饮料食品。我的同学王恩礼正好在市文化馆,我请他很快写出了剧本,市评剧团的十几名演员紧张地排练,整个剧20分钟,站上一会儿也不会觉得累。一上演,效果还真不错。开业的那几年,魁星楼真的火啊!夜间,整个魁星楼华灯异彩,人声鼎沸。每晚都有少说万八千的,最多的时候一晚达到过三万人次。魁星楼成为承德市民和来承旅游的中外游客夜生活的最佳选地。
山上的聪明泉水清澈透明,倒映出魁星楼美丽的倩影。
从魁星楼向南,沿着武烈河旁宽阔的迎宾大道,是承德的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园区。从这里可到达京承、承唐、承秦、张承、承赤高速、还可到达京沈高铁承德南站。
从魁星楼向北眺望,可看到山城大部分老城区,白天的话,可直接望到避暑山庄。
看着一块块刻碑,一尊尊塑像,常大哥感慨万千地说:这是我一辈子干的最得意、最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
常大哥站在自己倾心建设的魁星楼外留影。
道光十一年(1831年)内大臣、热河都统英和在半壁山山腰处题写了“文明福地”四个大字。后承德知府海忠于同年又在旁补刻竖写了“半壁山”三个大字,山脚有摩崖石刻“弥陀碑”。他还在山脚下建了茶棚八间,供往来半壁山魁星楼的香客提供方便,以遮风避雨和等船之用。这里的码头为从滦河水路进武烈河然后再进入承德之门户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就要分手了 ,董哥感慨地说:魁星楼开业后的火爆,我们在汇报中总结出魁星楼的重建,填补了当时承德发展旅游业的四项空白。即市区夜游景点的空白;市区南部没有旅游景点的空白;道教活动场所的空白和市内民俗寺庙的空白。
常甘生大哥的这枚建设魁星楼有功人员荣誉证已珍藏了二十三年。凭此证,可以随时进入魁星楼参观,还可以带几个客人免费进入参观。
我们在魁星楼内徜徉叙谈,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想当年,重建魁星楼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竟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如今, 二十三载光阴飘然而逝,魁星楼英姿如初。岁月催人老,乾坤日月长。当年的青壮年已然白发苍苍。但从古至今国人崇文重教的理念却亘古不变。经过承德人民一代一代地延续和不懈努力,相信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定会焕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
2020年9月16日
本文老照片提供:常甘生 摄影:寇瑞敏、钱宝林
注:本文发表在2020年9月30日《老家热河》公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