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陕北自驾游(一)延安革命纪念馆
山西 胡保平
10月4号早饭后,不到八点我们就出发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陈列馆先后四次重建,2009年8月落成的新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我们来到纪念馆前,一个占地面积近四万平米的大型广场格外敞亮,这在三山对峙,两河穿城,城市空间非常狭窄的延安市区极为罕见。广场中央16米高的毛主席纪念铜像赫然醒目,是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中年形象,毛主席双手叉腰,昂首远眺,更显英姿勃发。在他身后是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的纪念馆,纪念馆正门上方有郭沫若题写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金色馆名,苍劲有力,庄重醒目。主体建筑正门及两侧采用地域特色鲜明的窑洞造型,这里陈列展出的革命文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
纪念馆免费参观,网上预约,凭身份证刷脸,经过防疫检测、扫码追踪、安检等程序进入大厅,一组党政军领导及战士民众的群雕铜像吸引眼球,观众们纷纷在此留影纪念。由于免费免票,为了留下纪念,我在大厅购买了35元一张的“陕北是个好地方”演出门票,经交涉说明不看演出、只做收藏,经特批才留下了存根。
延安革命史基本陈列的主题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陈列体系是按照历史编年体与专题相辅相成的方式,将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实践设计为六个单元展示:一、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二、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三、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四、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五、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六、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单元展出各类文物2100多件,还有大量历史照片。这些陈列形式和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置身其中,仿佛把人们又引入了延安时代那令人难忘的火红岁月,接受洗礼,得到启示。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至1948年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由于当日参观人数很多,本想请导游讲解,但需要排队等候,只好作罢。在参观中我一直领着孙女为她耐心讲解。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陕北根据地,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大本营落脚陕北;从西安事变、瓦窑堡会议、八路军进驻山西、百团大战、皖南事变到抗战胜利;从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战略反攻到解放全中国。小孙女一直认真地听着,并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还不时指着文物发问,让我非常欣慰。
纪念馆前合影
毛泽东铜像
大厅内留影
演出公告
演出门票
长征的落脚点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
西安事变
平型关战役
认真观展
展柜前
展厅内留影
请关注双节陕北自驾游(二)杨家岭革命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