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之行见闻(二)
承德 钱宝林
游西山(10月14日)
10月13日来热水的路上,一派秋凉,干枯的玉米秸杆挺立在田间,大部分都归仓了,它们腰部的袍衣空空如也,就像绅士的白色衬衣被人胡乱地翻卷了袖口,窘迫尴尬地站立在那,希望路人帮扶一下。只有小部分田地的玉米还呲着黄牙板儿在那里愣愣地傻笑着,耐心地等待它们主人随时的光顾。远山一疙瘩一块儿的红绿黄紫,就像一群懒散的画师丢掉了他们的调色板,在太阳底下泛着孤独地七色光彩。
我是一个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不太安分的人,住下的第二天清晨,我给还在睡梦中的老伴打了个招呼,背上相机就下楼了。心里想着,我要徒步去南山。根据昨天的侦查,那里有两大片树林的颜色非常艳丽。打不开宾馆的门。敲了敲服务室的门,接待我们入住的老头问:你要干啥?我说:上南山去转一圈。南山?多远那!去西山吧。西山的景致很好的。那老头又加了一句。西山?怎么走?从小广场上大街,看到邮政银行再往前走一点,那里有路上山。
出了宾馆的门,天还黑着,天上的星星贼亮,我知道,这是塞外的能见度好的缘故。出短街,穿小广场,上大街。大街上黑乎乎的,也没有人,冷风直往脖子里灌。我知道,这要干点事,没有那么容易的。匆匆地往前走,猛地发现前面有个人影,我判断那是个晨练的。紧走几步追上。我在那人的后边说了句:兄弟!上西山怎么走?那人停下脚步回头:刚来热水吧。我说是。那人脑袋一晃,我发现他是个戴眼镜的,个头不高,穿的挺严实。反正是锻炼,我带你去吧。听他说带我上西山,我连忙地说谢谢!
天还黑着,好在上山的路有小车的宽度,两边有树做尺度,我们俩聊着家常摸索着向前走。回头看,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看前面的西山,它还蒙在神秘的黑色幕布里。
在西山脚下的观景平台上告别了带我上山的那位戴眼镜的退休教师。有两个河北廊坊来热水洗汤的登山友与我一起登上了西山。这时的天已经大亮了,只是不见太阳的踪影。原来,这是个半阴的天气。
看见山顶上有几座大大小小的蒙古族敖包的吉祥物。
望向东方,那云仍然纠缠着太阳不放。远山层层叠叠地铺向天边,西山下的热水小镇也逐渐清晰起来。
我把视线转向南面,用眼丈量一下距离,可不,南山好远呀!亏了那看门的老头。当天下山后,得知他是明泉宾馆的经理。
我请一同登山的朋友用手机给我照了一张相,按着原路返程。当我刚刚准备下台阶时,一位女同胞也上山来了。她停下脚步,喘息了一下,用手向前一指对我说:从这边下山吧,这边坡度缓更好走。我笑了笑对她说:谢谢您啦!听口音,她也是本地人。与带我上山的那个戴眼镜的教师说话是一样的。心里高兴,便生出了这里乡风淳朴的思绪。
其实,从原路下山,我的内心还藏着一个秘密,那漫山的红叶我还没有亲近呢!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