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访古塔
保定 陶万春
三十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银杏金黄的季节里,在高中同学的陪伴下,我再次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正定有7000年的人文史、1600多年的城建史,悠久的历史留下了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除了著名的隆兴寺外,独具特色的4座唐宋古塔至今保持完好,并在古城中央构成了立体的塔群,春夏秋冬景色各异,风花雪月造型奇特,堪称古代建筑的艺术典范。
头一天下午,我们乘坐市内公交车,从石家庄市区来到正定古城,择广惠寺旁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就径直朝塔群走去,抓紧拍照,这时光线正好。
第一站是临济寺。临济寺为佛教临济宗祖庭,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大宗八年(854年),义玄禅师在此创立临济宗,因临济宗机锋峻峭僧徒众多,宋金时期又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在佛教界享有“临济儿孙遍天下”之美誉。每年亚、欧及北美等地临济宗高僧皆来此朝拜。
寺内澄灵塔是义玄禅师的衣钵塔,始建于唐,现为金代遗存。塔高30.47米,是一座八角九级密檐式塔。古塔造型挺拨俊秀,设计精巧,为密檐塔中的佳作。梁思成先生赞誉为“清晰秀丽,塔中之上品”。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列正定四大古塔之一,规制健全,还是唯一驻有僧人的寺院,香火旺盛。但是该寺却免费出入,让我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或许是佛门净地,高僧大德居所,不想让孔方兄的铜臭味沾污了圣洁。
第二站,来到了开元寺。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寺内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高42.5米,外形与西安大雁塔相似,但始建年代早于大雁塔。
这组建筑名三门楼,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三门楼的石柱上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和赞语题词等,为研究唐代雕刻技艺及开元寺塔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开放的空间,耸立的石柱,让我在时空里穿越,回到大唐朝,为古人精湛的技艺而折服。
开元寺塔最下边,分布着八个大力士,或用背,或用肩扛着塔身,且每个大力士的表情、服饰各异,让人流连忘返,兴叹古人的智慧。
寺院东南角置有9头狮子,形成了一个画面。同行的温同学调侃道,这是一群狮子在开会,最大个的狮子是狮王,它身后的两头狮子在交头接耳嘀咕,什么时候咱把狮王杀了,也当回狮王。
不知不觉中,已经正午,肚子开始提意见了。寻古城最繁华的地方,在郝家排骨落坐。这个店创于清光绪十八年,真正的百年老字号。旁边的几个店门可罗雀,这里却门庭若市。
稍事休息,第三站来到了天宁寺。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现为宋代遗存。塔高40.98米,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塔身共九级,一至三层为砖仿木结构,四层以上为木结构,因此俗称“木塔”。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塔心柱结构形式,即在塔的中心部位竖立一根木柱上下贯通。这种塔心柱结构形式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在早期木塔中屡见不鲜,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把门的是一位女工作人员,我说我是门票收藏爱好者,想保留没打眼的全品票。她听后理解的答应了。正定古塔美,郝家排骨好吃,景区服务人员素质也高。
此行的最后一站,自然来到了广惠寺。华塔是广惠寺现存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年(785年一805年),现为宋代遗存。塔高33.35米,由主塔及四座六边形小塔组合而成。主塔最上层为华塔精华所在,雕塑有菩萨、力士、狮子、大象等艺术造型,制作精细,排列有序,从远处望去犹如巨大花束,故俗称花塔。全国现存花塔为数不多,此塔雕塑最为精美,造型极为奇特。古建大师梁思成称之为“海内孤例”。华塔不仅独树一帜,还可供人登塔远眺。清乾隆皇帝曾三次登临华塔,并题诗作赋。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回正定,感慨万千。一个小县,以其历史之远、文化之厚、物产之丰、军事之要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属名归。国保10处,省保5处,县保23处,馆藏文物7600多件,可谓文化底蕴深厚。而文物保护到位,一靠开明的父母官,二靠《正定古城保护条例》,三靠热爱家乡的千千万万个百姓。
正定一行,步履匆匆,还有许许多多未了的心愿。期待今后再来,把这里的名胜古迹看个够!
~庚子年初冬写于府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