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十九): 龙门简介 发展求真
王继平
名称:龙门石窟® 尺寸:210×78mm
目前,龙门石窟使用的门票,笔者收藏两枚,第一枚是以卢舍那大佛5尊群像为巨大画面主图。名称以龙门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最高峰,右侧是中英文简介,世界遗产标志,四大荣誉等。
第二枚是龙门石窟参观券。以龙门石窟西山为背景,天蓝水绿,展现了龙门石窟西山的雄伟壮丽。
龙门石窟简介浅析
今天,笔者列举四十余年龙门石窟门票上的简介,浅析简介的发展与求真。
一、龙门石窟四十余年门票上的简介
【80年代】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佛塔四十余座,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块左右。国务院于一九六一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08个字)
【90年代】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区城南13公里处,它与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建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现存佛像约十一万尊、窟龛二仟三百多个多个,佛塔七十余座,碑刻题记近三千块。题记中的“龙门20品”是珍贵的魏碑书法艺术品的精品。龙门石窟是研究中国古代之佛教、雕塑、艺术、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风景优美的龙门风景区的核心,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52个字)
【新世纪】1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城南伊水两岸的东西山崖壁上,始凿于公元五世纪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断续400余年的开凿,现存标志窟龛2300余个,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石刻佛塔80余座。龙门石窟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126个字)
【新世纪】2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风光秀丽,龙门石窟始遭于493年,现存窟龛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陵墓。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104个字)
【新世纪】3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5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山青水绿、万象生辉,东西两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龙门石窟始遭于493年,现存窟龛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陵墓。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石窟风景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共225个字)
【新时代】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共100个字)
二、简介浅析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一种日常应用文体。
1、简介符合简介的要求——简明扼要
纵观龙门石窟四十年的简介,字数从最初的108中间字数最多的是90年代252个字,到现在的100个字,符合简介的简明扼要的介绍。
2、主题始终围绕龙门石窟开凿的历史
80年代初简介:“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佛塔四十余座,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块左右”。
新时代简介:“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比发现,这些数据在探索中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