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特殊景观(20)满洲里国门

刘洪利
显示日期2021-04-13;访问次数:696; 电脑端

                        边境的特殊景观(20)满洲里国门

                              刘洪利

  呼伦贝尔满洲里国门景区,位于满洲里市区西九公里处,建成于1989年6月25日。建筑面积71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包括国门、41号界碑、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基地

  中俄边境国门外表用两千多块0.5平方米的青灰色花岗岩石板镶嵌,门中间的国徽直径长达1.8米,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是中俄边境第四代国门。由于国门的重要地理位置,很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到这里留下宝贵的足迹。毛泽东主席一生只出过一次国,就是由这里前往苏联的。1990年9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这里,为驻扎在国门的边检二中队的官兵们写下“国门卫士”几个大字。

  国门一侧,就是41号界碑。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在中俄边境线上设立第41号界碑。1993年以前,41号界碑这个位置是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客货混用通道,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过货量的不断增加,1993年新建了公路口岸,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就有了第41号界碑,面向中方一侧,界碑高1.2米,宽0.4米,厚0.25米,材质为花岗岩,庄重、威严而神圣。

  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和十年开放磨砺,满洲里市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红色通道;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与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形成了贸易、金融、运输、仓储等综合发展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体系;构建起了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并存的对外贸易格局。满洲里正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祖国北疆。

  登上国门,俄境后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后贝加尔斯克是俄罗斯联邦赤塔州的一个小城。从后贝加尔斯克沿铁路上行85公里即达博尔贾,博尔贾可直达蒙古国的额伦察市、乔巴山和塔木察格布拉格。沿博尔贾铁路北上,石雷姆斯科耶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由此东行可直达海参崴进入日本海,西行经赤塔、伊尔库茨克直入俄罗斯内地。满洲里是一座非常干净、漂亮的小城市,建筑风格很有特色,也是中国较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市内的中国国门和中俄互市贸易区是必游之地。这里的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边境异国情调以及面积列全国第五的淡水湖呼伦池,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笔者从小的时候就对满洲里有印象,有一次在火车站里见到国际列车,是从北京经满洲里到莫斯科的,从那时起就对这俄式的名字充满好奇。前些天住院调血糖,听一位糖友说从满洲里拿着护照就可出关,手续非常的简単,可直接去贝加尔湖游览。这样一来我更是向往了,如果亲身到过满洲里国门,这个小文也许会写的生动些。

img172 - 副本.jpg

img16826.JPG

 

 

 


编辑:张占芝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