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生与青儿——滕王千年宴续
上海 李金燕
题记:我是在南昌华东交通大学读的大学,藤王阁就位于南昌长江之畔。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梦想,少年是青年亦是,青儿或许是一个久寻未遇的人,或许是一件期盼未得的物。苏生既书生,则是希望指点江山一展凌云志,予票友则是他人手里的券,自己内心的那种痒,为之痴为之迷……
苏生,青儿先去了,来世,再续这段缘吧!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9 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 1989 年,高达 57.5 米,占地达 47000 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其实也早已准备了好久,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王勃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时遇台风,船受阻靠岸休息,王勃独自在船中饮酒,王勃迷迷乎乎中有老须老者飘然而至,告诉王勃洪都有诗词赛事,你若参加我将鼎力相助,王勃欣然应允,睡中水神以风相助,船一夜行了七百里到达南昌,此时南昌城里热闹非凡,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正在盛宴,王勃被邀入席。
此时,王勃的酒未完全醒来,也并不知道阎公的真正用意,踌躇应允,满座愕然之下,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酝酿才思片刻后,开始挥毫写作。
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
王勃写作时,阎都督的女婿孟学士在一旁观看,王勃写好后,众人皆称赞,不料孟学士叫道,此文我看过属抄袭之作,并且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众人更加愕然,可见这孟学士也有过目不忘的过人之处。王勃微微一笑道,我还有序,自然这序孟学士是不得而知了。
王勃又提笔写完了序,最后一句槛外长江 自流空了一字,扬手而去,阎都督看了速派家丁苏生带了千金骑快马去追王勃只求这空的一字。阎府的家丁追到王勃后,王勃在家丁的手心里写了一个字,并且把家丁的手合上,告诉家丁如果你张开手或是偷看,字就会飞了。
苏生得此字后,快马加鞭赶了回来,阎都督问到,字可求到,家丁说求到了,阎都督说快给我呀,家丁遂张开手掌,可是手掌里什么也没有,家丁吓的都哆嗦上了,片刻阎都督说我明白了,此为空字,这是千金求一字的故事。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滕王阁也因此名声大振。
这苏生自从王勃在手心中写下一字后,便承接了王勃的才气,其文采是与日俱增一日千里。
这苏生的家乡在庐山脚下,从小有一青梅竹马的姑娘名叫青儿,青儿姑娘集中了庐山的灵秀,阿娜的身材水汪汪的大眼睛,不仅是貌美如花而且能歌善舞还有一手好绣活,这苏生也是村里聪明勇敢心灵手巧百一挑一的好小伙子,俩人打小就在一起玩,长江岸边庐山的林子溪瀑泉都留下了俩人的足迹,可以说是终日相伴形影不离不知不觉地俩人长大了,俩家大人也认可了这门婚事,苏生到阎府做了家丁,青儿和众多能歌善舞的年轻美貌女子给喜好歌舞的滕王表演。
苏生和青儿来到洪都后也是经常小心翼翼地在赣江边上约会,山盟海誓情深义笃,但自从苏生文采大涨有了想通过科举谋取功名的念头之后,就辞了阎府家丁一心在家苦读,俩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好多,这让青儿姑娘好生寂寞。
婴王一生没成就什么大业,最大建树就是修建了滕王阁,不过婴王还有一手绝活就是画蝴蝶,他的百蝶图堪称一绝。
青儿姑娘思念苏生,但身不由己不能相伴,时不时地一个人呆坐在赣江边俩人相会的地方思念苏生,闲暇时就开始绣婴王的百蝶图来打发时间,青儿姑娘的百蝶图绣的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见的人是称赞不绝,这件事让婴王对青儿有了印象,歌舞之外俩人有了这方面的交流,话题也就多了些。
苏生在乡试中还真中了秀才,准备充分后提前几个月进京准备参加来年的科考。
青儿姑娘的百蝶图绣了半年多,完工之日婴王大摆宴席,众官员前来参观绣品百蝶图,青儿姑娘当然成了宴会的主角,众人在恭维婴王的同时,对青儿也是大加称赞,频频举杯相敬,青儿虽然一再推辞,但仍旧是醉了个一塌糊涂,婴王也是意兴酒酣开怀畅饮,宴毕众官员告辞。
因蝶画是婴王的原作青儿的绣品,婴王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兴致高涨的婴王见到青儿双目紧闭粉面灿若桃花,怜爱之余忍不住非礼了青儿。青儿酒醒之后发现失身只能是以泪洗面,盼望着苏生能够早日金榜题名迎娶自己又怕苏生知道后不肯接纳自己,不久之后传来了苏生中举的喜讯
婴王回京后不久,青儿竟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也传来了苏生中举的消息,羞愧无奈之余,青儿是三天三夜没吃没睡绣了一绢帕子,用这幅《来生缘》表明自己的心志,回家拜别了父母,来到和苏生经常约会的赣江边上,把描的画的痕迹洗掉,一身素面的青儿换上大红的喜服,大叫着:苏生,来生见!一头扎进了赣江。
突然平静的赣江咆哮了,水面上大风骤起波浪翻滚,一条大鱼跃起驮起了青儿,据说一直把青儿送到了庐山脚下长江边上的青儿的家乡,让青儿在家乡等她的苏生。青儿的魂魄围绕着庐山,庐山上云雾霎起变幻万千,据说那是青儿不甘心洒下的泪滴,后来庐山的云雾茶就有了特别的味道,就是为此。
苏生中举后是一派欢天喜地前来恭贺的人络绎不绝,苏生的心早飞回家乡回到青儿身边了,苏生答谢众人后一路奔波,想到很快就可以见到青儿洞房花烛了,心里那个美呀,劳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宛如晴天霹雳降,苏生得知青儿的消息后,人一下子懵了傻了,他不相信青儿会离他而去,握着青儿留下的那块帕子,苏生踏遍了和青儿走过的每一处地方声声啼血呼唤着……
在三叠泉附近的相思涧处,苏生听到了青儿在前面喊自己向自己招手,他向青儿奔去……
正在咏真洞中修练的李女贞看到了这一幕,她被深深地感动了,女贞得道后,经请求竟允许苏生和青儿生生世世可以相伴,但是相互寻找到对方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常是擦肩而过没有认出对方,如果俩人腻了倦嫌累了不再找寻对方,这段情缘才会真的了断。
虽说前世的事在喝过孟婆汤再次投胎转世会忘掉,但朦朦胧胧的潜意识中苏生和青儿总是在相互寻找,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对方后相伴着幸福地走过一生一世。
一世又一世,多少年过去了苏生和青儿相伴已经走过不知多少世了,这一世远在北方的苏生高中毕业后竟然到了赣江脚下读书,在这里似乎应该发生点什么,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苏生在平静中渡过,毕业回到北方后,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力量在招唤着苏生,他一遍又一遍地来到赣江长江庐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似乎脑子深处就有似的,梦中总是出现一个淡淡的影子很近似乎触手可及却总是摸不到。
苏生已经回这里七次了,但始终没有遇到或是找到梦中的一切,十一大假苏生又计划回去了,这回苏生能遇到什么,青儿又在哪里,还在等着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