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事游痕:两西游记(32)
张占芝
时间过的还是很快的,已经到了我们两西游的最后一天了。买的是傍晚5点多由太原开往沈阳的火车票,在太原基本还有一整天的时间游玩。看来只能在市内转了,而且不能走的太远。在宾馆附近的公交车站牌上看到了双塔字样,离的还不远,正应该是首选的目标。
双塔就在永诈寺里面,不知为什么公交牌子上写双塔而不写永诈寺,我认为是应该这样做的,一是太原市民都知道双塔,而知道永诈寺的肯定不多,这样方便市民乘车。二是太原双塔的知名度很高,从旅游城市的角度来考虑,是宣传的一个方式,我们就是这两个字吸引来的,可见它的作用了。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大部分建筑为明代建筑。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太原的八景之一,为太原的标志。
寺庙坐南朝北,包括寺院、塔院、碑廊院。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二门、三门、大雄宝殿、禅堂、客堂、方丈院、过殿、后殿。塔院有东西两塔,均平面八角形,13层楼阁式空心砖塔。舍利塔高度54.78米,收分较为明显,文峰塔高度54.76米,没有明显的收分。碑廊院内集有明清两代所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石刻二百余通。
每位有免票待遇的券友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自己免票了还想得到一张票。洪利老哥见到有塔图案的半价票心里痒痒的,想花钱买一张还不卖。售票员的理由是,你够免票待遇,但没有购半价票的资格,我们没办法出票。开始我们还很生气,后来想想人家也有道理,说是没办法出票,其实这只是个托词,真正的原因是怕你们还有第三人,如果把半价票卖给你了,再让另一个人拿着进门,景点就受损失了,售票员也有责任。所以不管我们怎么说,人家不会相信的,谁晓得世上还有我们这伙人的存在。
我们在塔下碰到一位老年人,是好汉专提当年勇的类型。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听,唠唠叨叨讲个不停。想当年他上过这两座塔,现在的人想上都没机会喽。听后我们偷笑,现在也让上啊,只不过塔内太狭窄,没人想上去遭罪。
双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与很多地方的塔不同,包含着许多自己文化在里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在此久留。
我们的第二站是太原文庙,很早就知道这个地方,能亲自来看看自然很高兴。
不知是怎么回事,愿来券友们心目中只有市内的公园和城外的自然风景区,认为到那些地方才叫旅游。不知什么时候把兴趣转到了博物馆,近年又悄悄喜欢这些文庙了。我说句实话,文庙真没啥看头,主要的原因就是全国各地的都大同小异,还没进门就知道里面啥样了。
那天正赶上太原文庙免费两天,因为什么我记不清了。要是平常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暗暗庆幸,自己的点真高。而我们这些人恰恰相反,不花几个钱心里是不会舒服的。还好,门卫在抽屉里找了半天,找到一张塑料票送给了我,先别管有没有,我没空着手到此一游。
崇善寺的大悲殿就在文庙的后面,绕着院墙走过去就到了。崇善寺很有名啊,家里的几种门票就是证据。往寺院那边走时还信心满满,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彻底失望了。这个地方不但面积不大,而且人为弄得乱糟糟的。寺院也有自知之明,也不好意思收门票了。
崇善寺,始建于唐,太原市著名古刹。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失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古白马寺、明崇善禅寺的当然代表了。
在我们长春,有很多很好的旧址建筑被单位占用着,我看太原也不例外。走着走着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幢很有特点的楼房,感觉又有了新发现,没想到是一所学校。还好给经过这里的人们留下点看点,石碑上介绍了这幢房子的前世今生:山西大学堂创立于1902年,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山西巡抚岑春煊和英国人李提摩太共同创办,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和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一道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1912年学校更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更名为国立第三大学;1931年改名为国立山西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原山西大学被撤销,工学院改建为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医学院改建为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文理两院合并,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后并入1959年复建的山西大学),后析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1999年,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太原师范学院)。1996年,山西大学堂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址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侯家巷校区)。 并由太原师范学院管理和使用。
步行到五一广场,见到了纯阳宫,由于里面正在大面积维修,售票员的服务态度又不好,影响了我的游览心情。洪利老哥是免费的,让他进去转一转。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出来后说里面真没啥看的,拍了几张照片就出来了。
其实我在外边也没闲着,用手机查找这个景点的来龙去脉,也有了一些收获:太原纯阳宫,道教著名宫观。在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吕祖庙。始建于元代,明代万历年间I(1573—1620)重修,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曾有整修与扩建。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内主要建筑有吕祖殿、回廊亭、巍阁、配房、砖券窑洞、关公亭等;主体建筑吕祖殿,面阔三间,雄伟壮观,殿内原奉吕洞宾塑像;殿后两院,各以楼阁式建筑组成,高低错落,曲折回旋,形式别致;后院之中的巍阁是宫内的最高建筑,登阁环眺,市区风光历历在目。宫之四隅各建八角攒尖亭一座。昔是太原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时隔多日,那天我们又到达了中国煤炭博物馆,当天正赶上个什么旅游日,是免费进馆参观的,也不收取讲解费了,让我们节约了一些钱,心里感到平衡一些。
中国煤炭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设想为七个展馆、一个模拟矿井。即:煤的生成、煤炭与人类、煤炭开发技术、当代中国煤炭工业、煤炭艺术、煤炭文献、中外交流、模拟矿井。其中模拟矿井已在1993年6月建成,以预约形式接待观众,另外还新开发了古代壁画馆和煤矿安全教育馆。
这个馆总想方设法让游客留下点钱,参观快结束时有个模拟矿井,每人要付30元才能下去,我们想留下门票的副券,可馆方坚决不肯,我们也坚决不看了。其实我俩不是小气,原因是离火车开车的时间实在是太近了,还有个重要景点要参观。说实话这个馆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通过参观确实长了不少的知识,出了门也就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在煤炭馆就能看到山西省博物院的建筑群,可走起来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我们得抓紧点,知道火车是不等客的。在博物院里我们连走马观花都没做到,上楼匆匆,下楼也匆匆。还得用老办法,事后查看资料来复习参观的内容: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山西博物院主馆4层方正规矩,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主馆的主题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
山西博物院外部空间设计采用传统的院落组合手法,生成“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融天、地、人、时空于一体,利用水池、叠水、雕塑、室外展品等景观设计创造文化氛围,中央大厅仿自应县木塔。
山西省博物院是免费有票的,这是券友们最喜欢的一种形式。但馆方控制的很严格,门票的后面都印有参观者的名字,不管是什么人多要一张都不好使。
就这样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结束了两西游的行程。在沈阳站候车的时候,又来到了李连贵熏肉大饼店,这是我俩每次到沈城必来的百年老字号,以此方式庆祝两西游的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