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深入进行党史教育,最近安立军休所编了一本《军休干部亇人收藏集锦》的画册。主题是《从党的一大至十九大》。这是一本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为基本线索,以门券收藏品为载体的特殊的书。全书从陈祥明集藏的党史类券品中精选了50多张展览贴片,向观众展示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除了汇集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有关券品外,还展示了具有伟大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珍贵藏品。开国大典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庆典观礼台的请柬也令人注目。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们从这里可从看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人们称赞此书是“既形象又简明的一部党史”,是“红色收藏的珍品”。这部券集是门券收藏家陈祥明长期收集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最近87岁高龄的陈老,应约撰写的《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新尝试》,讲述了自己红色收藏,传承红色基因背后的故亊,还为网站提供珍贵的历史照片。我们对陈老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新尝试
——编组《从一大到十九大》券集的经历和感受
陈祥明
我是1951年入伍的一名老兵。参军后在军亊院校、野战部队师团政治部门、总参机关工作,度过了我一生难忘的40年军旅生涯。
长期以来我有旅游和收藏的爱好。由于在军校学过党史专业,长期从事宣传工作,退休后又参加全军史料丛书的编研工作,因而对党的历史和革命纪念地的景点有浓厚的兴趣。我参观过多个革命纪念地。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留下了我寻访的足迹。也集藏了上万张红色景点的门券。
1993年12月陈祥明首部券集《伟人毛泽东的足迹》智化寺展出
北京电视台专题节目中播出的首展内容
我最初的集藏,只是作为个人旅游的纪念和凭证,把不同的地区和不同景点的券品分装在信封和档案册里。后来积累多了,我在鉴赏和整理过程中有了新的领悟。方寸门券不仅是参观入门的凭证,而且还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印记。门券与其他收藏品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品种多、制作日趋精美、文化内涵较深的特点。我想如果用一个主题思想把相关的票证串连起来,配上图片和文字说明,不就成为一部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了吗。基于这个理念,我就逐渐向门券的专题化方向发展。退休后由于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我便把主要精力投到门票的收集、整理、研究、组集、布展上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先后编组了历史、人物、风光、科技、文学等十大门类的八十多个专题。并结合当时形势和教育的需要,向社会上展示。199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我编组的第一个门券专题《伟人毛泽东的足迹》,在北京智化寺展出。我首展的照片,不久在北京电视台采访的专题节目中播出。为了配合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8月,我送展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代史迹寻踪》门券专题,在南京博物院、上海大世界展示,并荣获第十届全国门券收藏展的特别奖。此外,我在多个博物馆和社区举办个人门券展。2010年6月,北京收藏家协会、安立军休所、大屯街道办亊处,大屯里社区为我联合举办的《文明古国的瑰宝》专题展,也受到广泛的好评。《北京日报》等十几家媒体都作了报道。我还在北京育英学校社会大讲堂中展示和讲解《券述中国古典文学史》专题。我用自编的“四字歌”,串起相关的门券,简明形象,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陈祥明编组的首部党史类门券专集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海文担任党史专题门券集的历史顾问
《军休之友》刊登的历次党代会专题门券
2002年陈祥明的党史类门券入选国家博物馆展出
《中国艺术报》记者称赞这个藏品是国博中央展厅中“最亮丽的风景”
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在嘉兴闭幕
党的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从“一大”到“十九大”》是近年来我编组的党史类新的门券专题。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先后召开了多次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党代会都解决了当时面临的紧迫的重大问题,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我萌发这样一个构思,以历次全国党代会为基本线索,结合各个时期重大亊件,编成一部展示党的发展壮大历史的专题门券。於是我着手编组《共产党与新中国》新的专题,展集完成后,我登门请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海文,她阅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欣然答应担任我的党史专题的历史顾问。展品最早在朝阳区文化馆与观众见面。此后作了三次大的修改补充。第一次是2002年9月。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单位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永远跟着党走》民间收藏展,组委会从我送展的党史门券藏品中,用四块展板侧重展示我的新中国的国际交往的部分券品。《中国艺术报》记者称赞这个藏品是国博中央展厅中“最亮丽的风景”。 第二次是2011年夏。为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我以《光辉的历程》为题,编组了新的党史券集,在北京文博交流馆展岀了三个月。此次展览作为该馆《红色记忆》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展出我“一大”至“十七大”历次会议纪念地的券品。前七次党代会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延安等地召开。建国后的党代表会,除了一次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外,其余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对每届党代会的展览贴片的券品都作了精心挑选和布局,力求突出其特色。例如,党的“一大”在是上海召开,嘉兴闭幕的。贴片的标题是“开天辟天的大亊变”。一大会址纪念馆送用了两张门券。明信片门券突出了会址外景:一幢上海典型的石库门房子。另一张是书签式门券,金色文字是毛泽东的语录:“中国产生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天地的大事变”。点明了党成立的伟大意义。闭幕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门券画面是一艘仿制的游船彩照。右侧的文字“南湖红船,中国曙光”,点出了红船精神的精髓。观众在留言中说,一张张珍贵的门券,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简明文字,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奋进的斗争史。给人们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第三次是2019年10月。为了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安立军休所在南四楼举办了专题门券展。这次展览将建国前七次党代会历史作了浓缩,增添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内容。这里可以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召开的历次党代会,在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深化走过的历程,加深对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的理解。军休干部和社区群众在留言中都称赞这个展览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生动资料,是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好方式。
2011年3月陈祥明在北京文博交流馆举办党史专题个人展
2019年10月陈祥明在安立军休所举办门券展
陈祥明在国庆70周年门券展板前留影
陈祥明夫妻在延安七大会址留影
这次在《军休干部个人收藏集锦》和传承红色基因展室里,向大家展示的《从“一大”到“十九”》专题的券品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具有一定代表性,非常珍贵。我通过多次展出的实践证明,小门票可以发挥大作用。革命纪念地的券集是传承红色基因新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当然历次党代会会场旧址的券品的收集也是来之不易。查清每次党代会背景、主题、特色,也要付出辛勤劳动。上海“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的券品,是我亲自寻访时获得的。武汉的“五大”旧址我也到过。“七大”会址的券品是我和老伴专程去延安杨家岭收集的。当然也离不开全国亲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十一大的代表证和签到证,是安立军休所原军休干部郑定富的遗属提供的。郑定富在入朝作战时荣立一等功并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十七大”以来的大会的入场证、记者证、见面会请柬的都是托有关媒体人得到的。天下无难事,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定能完成。我化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最终编组了这部券集,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尽了自己一分力量,也实现了一名老兵、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