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宣抚司署坐落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
你们知道什么是宣抚司吗?“宣抚司”就是朝廷派来安抚地方的一种官员职位,专门用于治理少数民族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职能在当地官员之上,“宣抚司署”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
孟连宣抚司署是傣族世袭土司刀氏的衙署。衙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刀氏被封为孟连宜抚司,该衙署也就正式成为宣抚司署了。清末衙署被焚,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修。这座驰名省内的衙署为砖木结构,建在南垒河西岸的金山上,门庭居高临下,气势庄严,高大的门前有宽阔的石阶,整座衙署占地12484平方米。衙署内有正厅、议事厅、后厅、东西厢楼、门堂、谷仓、厨房、监狱等建筑物。
主体建筑议事厅为三层楼房,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长23.2米,宽16.1米,高10.2米。干栏基柱6排,共47棵,对称排列。华美的斗拱、飞檐吸收了汉族的建筑风格。建筑上的木刻浮雕纹饰精美、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傣族风格。
孟连宣抚司署从明、清至民国共有28代傣族世袭土司在这座衙署内行使统治权,司署内至今仍保存着清廷赏赐宣抚司的官服、锦带、旗帜、文书、图籍等文物。这些文物是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宝贵资料。
2006年05月25日,孟连宣抚司署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编号为:6-0756-3-459。目前改为孟连民族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