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就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近几年来,全国的文化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我们收藏界以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藏品活起来。
一、 要挖掘历史
作为藏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痕迹,因此必须研究它的历史价值。要考证历史,追根溯源,关键是要挖掘文化内涵,以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
二、 要服务现实
收藏是静止的、沉睡的,如何让冰冷的藏品有了时代温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播,就要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作用。中央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就是要让传统为现实社会服务,为新时代、新征程助力。因此我们应该依托藏品资源,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策划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
三、 要精彩展示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不仅让明星演绎前世故事,还请出相关人作为今生守护人,让观众的记忆点更深,也更有兴趣。通过明星小剧场演绎加专家巨匠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让大众去感受国宝之美和历史之厚重。用这种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相比以往的鉴宝节目更加接地气,形式更丰富,更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总导演于蕾曾表示,要让观众意识到,文物活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关联,这才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2】
四、 让门券藏品活起来
1、要挖掘文化内涵
单就一张门券而言,充其量只是一件现代藏品,其包含的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将一枚枚门券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编辑成展集,就会变成一种文化载体,其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会非常丰富。
不仅能够展示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能够见证旅游发展的蓬勃进程;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且能够歌颂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不仅能够宣传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且能够讲好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中国故事。
2、要反映时代精神
作为藏品,能够与时代同步,与时代脉搏共振,门券展集可谓佼佼者。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突发事件以来,门券界很多藏家,敏锐地注意到,各地防控疫情印制的小区出入证、通行证,具有反应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联防联控,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的重要作用。于是积极收集各地出入证。保定的王建池,为了收集社区出入证这一抗疫的历史见证,冒着风险,用 3个月的时间。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走访了当地87个单位,收集到社区书记签名纪念封、签名出入证50余件,完成了《党徽在社区抗疫一线闪光》的素材收集。从2020年4月初开始,浙江杭州的张维超,率先制作了《守护家园》社区疫情防控专集,以他所在的城厢街道所属33个社区的出入证、通行证为素材,全面反映出基层防控的感人故事,歌颂了社区志愿者的爱心和奉献,是用藏品讲述基层战疫的生动作品。此后,吉林市的孙会军制作了包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战役期间所使用的各种出入证,并通过实寄封的形式,烙上时间、地点的印记,编组而成《全民战役 众志成城》的专题展集,见证了全国各地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还有山东烟台的都兴水,用疫情出入证加反映抗疫主题美术实寄封的素材,制作了《彰显中国精神》的展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各条战线抗疫英雄们的光辉形象,诠释了全民战役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精神。如此厚重的出入证展集,是特殊时期的特别珍藏,为后人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记忆。既能够反映鲜活的时代精神,又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正能量,多角度地反映了我国全民参战,抗击疫情的重大主题,热情讴歌了我们身边的时代英雄。
3、要敢于创新发展
疫情期间,旅游全面停摆,本来是门券收藏的冰封期,然而,门券收藏界却以看似不太正统的社区出入证及贴证实寄封等跨界藏品的创新形式,为时代留痕,为战役树碑。疫情期间,不能举办聚集性活动,山西券协就将当年的门券收藏展,改为在“门券收藏研究网”专业网站线上举办、网上评审。而且在展集设计方面,更加注重面向社会大众、与时代同步、精彩展现的理念。正是在与时俱进的探索实践中,门券界实现了对门券展集原有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4、要提升社会认同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门券收藏已经从最初的注重藏品交流、鉴赏、联谊的阶段,提升到注重门券文化研究的层面,将收藏文化、旅游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融会贯通,通过门券专题的表达形式,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化繁荣的行列中,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为新时代强国梦提供精神动力。由于目前门券收藏的社会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要让社会了解门券文化在教育、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养在深闺”的民间藏品得以发挥文化传播的使命,展示是关键。
2018年,我曾现场聆听了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演讲,他提出来一个观点,“要让文物有尊严”,如果将文物堆放到仓库的角落,何谈尊严,而将它陈列在明亮的展厅里,则身价突显。由此可见,展示的重要作用。
“藏而不展,只能体现个人收藏欣赏的价值,体现不出大众参与的社会公认价值”【3】。门券收藏发展到现阶段,如何解决活动的经费问题,是摆在各级收藏组织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将门券文化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放大门券展览的社会效应,弘扬门券文化的宣传效果,积极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做贡献,让广大观众和党政机构都能认识到,门券展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有很高的鉴赏水平,有很深的教育寓意,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同,才能争取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国自上而下将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主动开展红色党史的门券展览,用我们的藏品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配合全国性的党史教育,生动诠释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所以,我们必须跳出单纯收藏的小圈子,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大舞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社会的关注热点,利用我们的独特优势,主动出击,精心编排,积极办展,在服务社会的奉献中,提升门券收藏的社会影响力,才能让门券藏品和门券收藏界真正“活起来”。
参考资料:
【1】【2】百度百科
【3】周建刚《门券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最佳载体》
2021年2月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