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有个沈从文旧居陈列馆(上)

湖南:龙小平
显示日期2021-03-04;访问次数:557; 电脑端

芷江有个沈从文旧居陈列馆 (上) 

 龙小平

    2020年11月19日闻知芷江侗族自治县开放了沈从文旧居陈列馆,一直未能前往。近日有友来怀,陪同他驱车前往。

    凤凰县是一代文学大师的家乡,有沈从文故居,天下人皆知,名声很大。其实,沈先生是14岁就离乡外出,在17岁时就来到芷江,在这里渡过从警,学艺,初恋的三年美好时光,为我们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438401369596174188_缩小大小.jpg

    沈从文旧居陈列馆青砖瓦舍灰线墙、木质结构庭院芳;座落在芷江镇“老人巷”路段,占地面积538平方米,建筑面积142平方米左右。靠近一字排开的马路边沿绿化树、人行道旁大约30米长的青砖灰线墙相得益彰,自然宁静。四合院大门全木质框架结构,沉浸式门楣中间悬挂着著名画家黄永玉题写的 “沈从文旧居陈列馆”牌匾。深色门檐、门框、门椽,与八字型门庭、相对应的砖墙浑然一体,彰显出名人旧居的独特风釆。

529690517515833569_缩小大小.jpg

842554438187308642_缩小大小.jpg

    “沈从文旧居陈列馆”院落清静淡雅。进院左侧墙边立有一块大写的沈从文书丹《芷江县警备队队长段君治贤墓志铭”碑(仿制),这块石碑是一块墓碑,一直被当地农民当作搓衣用的工具,直到文物管理部门发现后才得以收藏保护。规格为266*133*10厘米,碑质为青石。碑额刻有“芷江县警备队队长段君治贤墓志铭”15个大字,各字面积为54平方厘米,字体为长形篆体,印面字排中部紧凑、上下宽松,虚实相生、开合有度,既可见汉印的影子,又可见秦印的遗踪,更兼具鸟虫篆的神韵。碑刻正文部分为楷书,14竖行,每竖行42个字,字字句句从头到尾字体匀称、苍劲有力、有独有连,看似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整个石碑字面清晰可见,排列得当,没有击边、去角、残破印面,是一块完整的书法碑刻。除了墙角、屋后翠竹点缀之外,别无其他实物。

721169953164563292_缩小大小.jpg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32610219637220251_缩小大小.jpg

    14岁时,他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沈从文他虽然很聪明被人夸赞读书过目不忘可是他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他经常逃学小学毕业也就没读书了。父亲希望他有大出息,能将祖辈的荣耀发扬光大。湖南凤凰的竿军,是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作为的部队,出过不少名将。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19世纪就在这支部队里勇立战功而官至贵州提督,荣归故里,特在凤凰城里买下房地产,成为显赫之家。而亲戚中,有人后来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总理。沈从文父亲也是终身在做将军梦,他曾投军随乡人将领罗荣光镇守大沽口炮台,抵抗过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后来又密谋刺杀复辟称帝的袁世凯,因事泄败走远方。他当然希望将军之火永传下去。当他看到沈从文逃学时,不知多少次喝斥他跪在地上,有一次竞怒吼着要砍掉沈从文的手指,沈从文只好答应改过。可是,不久又逃开了去。直到被一位叫田个石的老师罚跪在校园楠木树下,个石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要记住,自轻必然自贱,自尊才能自贵。”从此,沈从文一改顽童习气,专心向学。他立下了志向,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14岁的沈从文只能当预备兵,进技术班,进行艰苦的训练。两个月后考试,及格转成正式兵,领薪饷。可是沈从文考了3次都不及格,留级训练8个月以后,他终于背起行李到辰州(沅陵)投军去了。沈从文眼前的生活不是他向往的生活,精神上他总觉得缺了什么。这时外面的世界新思想流行,他便和司令部的秘书官、一个老书记一起,合订一份《申报》来看。怀化镇有一位姓文的秘书,对沈从文后来弃武从文,走上治学道路起了很大作用。他教育沈从文要看报纸,还要看辞书,要好好读书识字。他说天下稀奇古怪的事物都在书里写着。书记官还教他做古诗,以叔辈的感情开导、教育他。张学济的部队在沅州不得人心,内部也矛盾重重,在湘西军阀混战中终于瓦解。这时,沈从文心中决定另找出路,他决定弃武从文,立志当一位作家。不久他便将原名沈岳焕改成沈从文。他要以文为武器,改造他所生存的社会。

    脱离军队后的沈从文贪婪地开始自学。细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大量小说。

    加入了当地的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从军走上了行伍生涯。可是他又回来了,因为他跟的土著部队被打没了,他只有回家了。这一年是1920年,沈从文刚刚18岁。沈从文的母亲望着回家了儿子思索了很久就让他去了芷江,当时的芷江滇黔门户、黔楚咽喉,是湘西比较富裕和有前景的一个县城,最关键的是沈从文的舅舅黄巨川在那里做警察所所长。舅舅收留了沈从文,沈从文在警察所做一名办事员,后来又做了收税员,日子过得很清闲,后来他的母亲黄素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3000元钱也来了芷江,把钱交给了沈从文,准备在芷江安家了。

    沈从文在《芷江县熊公馆》中写道: 我从这个学校(香山慈幼院芷江分院女子初级中学)的图书室中,曾翻阅过《史记》、《汉书》,和一些其他杂书。记得还有一套印刷得极讲究的《大陆月报》,用白道林纸印,封面印了个灰色云龙,里面有某先生译的《天方夜谭》连载。渔人入洞见鱼化石王子坐在那里垂泪故事,把鱼的叙述鱼在锅中说故事的故事,至今犹记得清清楚楚。

  我到芷江县,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民国八年,在团防局作个小小办事员,主要职务是征收四城屠宰捐。太史公《史记》叙游侠刺客,职业多隐于屠酤之间,且说这些人照例慷慨而负气,轻生而行义,拯人于患难之际而不求报施,比士大夫犹高一着。我当时的职业,倒容易去和那些专诸、要离后人厮混。如欢喜喝一杯,差不多每一张屠桌边都可蹲下去,受他们欢迎。不过若想从这些屠户中发现一个专诸或要离,可不会成功!想不到的是有一次,我正在那些脸上生有连鬓胡子,手持明晃晃尖刀,作庖丁解牛工作的壮士身边看街景时,忽然看到几个在假期中回家,新剪过发辫的桃源女师学生,正从街头并肩走过。这都是芷江县大小地主的女儿。这些地主女儿的行为,从小市民看来其不切现实派头,自然易成笑料;记得面前那位专诸后人,一看到她们,联想起许多对于女学生传说,竟放下屠刀哈哈大笑,我也就参加了一份。不意十年后,这些书读不多热情充沛的女孩子,却大都很单纯的接受了一个信念,很勇敢的投身入革命的漩涡中,领受了各自命运中混有血泪的苦乐。我却用熊府那几十本林译小说作桥梁,走入一崭新的世界,伟大烈士的功名,乡村儿女的恩怨,都将从我笔下重现,得到更新的生命。这也就是历史,是人生。使人温习到这种似断实续的历史,似可把握实不易把握的

    人生时,真不免感慨系之!

    沈从文投奔亲戚来到芷江,从事警察所文书,后又负责屠宰等税费征收。沈从文家与熊公馆只隔一个弄堂,沈从文每天下班回来,经常去熊公馆读书,旁看聚集在熊公馆的芷江名流吟诗作对。沈从文在从军期间购买了大量书法碑帖,一有空就按照字帖认真练习,并且特别用功。

415904350843907796_缩小大小.jpg

    当时教育名流邓其鉴经常出入熊公馆。在芷江期间,沈从文拜邓其鉴为师潜心学习书法。在邓其鉴的教诲下,沈从文书法长进特别快,并很快成为芷江城内小有名气的青年“书法家”。

315965946860803104_缩小大小.jpg

    民国十年(1921年),尽管时任芷江县警察局警备队长段治贤已殉难两年之久,但段治贤的品格和英勇业绩在乡民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乡民因经常遭土匪的袭击、掳抢烧杀,苦不堪言,非常怀念和敬佩这位英勇善战、很有正义感的警备队长。县府决定给段治贤刻碑立传。邓其鉴撰写碑文,沈从文书丹。很快,一块长2.07米、宽1.05米、厚0.1米青石质地碑文,沈从文一气呵成。整块碑文共641字,正文591字,标题为“芷江县警备队队长段君治贤墓志铭”,为芷江留下极为珍贵墨宝。

824145976233175997_缩小大小.jpg

 

 

编辑:王建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1-03-04 00:32:40

拜读,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1-03-04 06:19:19

欣赏学习,谢谢龙老师!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1-03-04 06:41:53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1-03-04 07:11:20

学习、赞赏,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1-03-04 09:05:35

学习了,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1-03-04 09:06:32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21-03-04 09:25:01

鲜为人知的地方,有门票就更好了。谢谢龙哥的精彩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1-03-04 10:00:15

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1-03-04 10:07:43

拜读了 ,更多地知晓了沈从文的经历。谢谢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1-03-04 10:08:24

学历不高,而文学成就很大,全凭自学成才!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21-03-04 10:19:49

拜读了,为龙老师的文章点赞!

姓名:计永海; 时间:2021-03-04 10:59:11

拜读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1-03-04 11:01:03

一代名家,跃然笔下。谢谢介绍!

姓名:陈捷; 时间:2021-03-04 11:13:28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1-03-04 11:53:46

拜读了,谢谢龙老师精彩介绍!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1-03-04 12:27:03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1-03-04 12:36:10

谢谢龙老师对沈从文先生的详细介绍。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1-03-04 12:57:24

谢谢龙老师的详尽介绍!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1-03-04 16:12:10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谢谢龙老师介绍,分享啦!!!

姓名:钟杰; 时间:2021-03-04 19:11:07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介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1-03-04 20:26:34

鲜为人知的地方,谢谢龙老师祥细介绍沈从文,看来沈从文是拜师自学成材的。谢谢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1-03-04 20:32:34

谢谢龙老师的详细介绍,了解了不少。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1-03-04 22:01:03

欣赏学习长知识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21-03-05 06:48:07

沈从文的着名小说《边城》,打开了中国文学史的一缕阳光!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1-03-05 10:56:34

感谢分享。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