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么来的(33)五十元买来的入山证
刘洪利
自从我上次写了外孙女关注门券收藏的事,自己就决定今后不再写这方面的内容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孩子还小,不能让她关注的太多,如果真的喜欢上了,怕误了孩子的前程。虽然在每个人的眼里,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在这方面写的过多恐怕师友们发烦,这是我担心的第二个方面。
上次的短文发出以后,得到了各地爷爷奶奶的喜爱,赞美之词让孩子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但过了一会她一本正经地和我说:“姥爷呀,以后别再写我了。”尽管话语不长,我马上就懂了她,我俩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这几天我又自相矛盾起来,孩子又说了几句话做了几件事,真是让我惊呀,假如不和师友们分享一下,是要把我憋坏的,现在就让我不加修饰地讲给各位听。
过年那几天,小外孙女连续给我发红包,第一个我看明白了,是买那枚沈阳铁西公园入园证的钱,后来的两次66.88我也理解,是给孤身一人在长春过年的姥爷的一种祝福。但我又想到,是不是孩子要落实自己说过的话,逐步把压岁钱返还给我,于是我谢绝收红包。见状孩子和我解释,这是她自己的钱,是给妈妈、姥姥按摩赚来的,我女儿还在旁边证明此话是真,并保证过年期间不再发红包给我。听到这话我才顺从了她们,没想到一百多块钱把我的眼泪弄出来了。
收了钱得“专款专用”啊,我把话题拉到了网上一枚千山的入山证上。自己的心里价位这个证应该在二十元左右,真是下不了决心花五十元钱买来。没料到8岁的小孩子给我这位自封收藏家多年的姥爷上起课来,先问我藏品中价值一百元以上的有多少枚?接着又问价值20元以上的有多少枚?我很含糊的回答了些数字。当得知价值一元和两元的有十万左右枚时,我家的“董事长”激动了,可能认为比例失调了,我也弄不懂她是怎么分析和推算出来的:“那还不买?马上就买!”我只好乖乖的下了订单,一分钟也不敢延误。
自己希望尽快把心仪的好券落实到孩子的钱上,这样会有纪念意义。当我提出这个建议后,马上得到了她的认可。随后我推荐刚买的两组全价票,一是沈阳北陵的,二是东陵的。她也没多加思索,委婉地拒绝了后者。我问为什么,她的回答竟然和我们收藏者的想法相同,理由是前者她去过,而且是和姥爷一起去的,有亲切感。
有一次我们爷儿俩通话把我吓到了,孩子先问我长春的儿童公园有门票么?我说以前有,现在免费无票了。绕了这么一个小圈子以后又和我说:“以后有重复的各个地方儿童公园的门票给我留着”。听了这句话,我的行家老师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小小年纪知道重点收藏了,还整出个专题来。
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匪夷所思,孩子知道我以后不打算卖门票了,她不解地说:“留着那么多重复的有啥用,卖了门票的钱再买需要门票呗。”听听,吓人不?都知道以券养券了。
网名四海游客的亲家大哥,一直关照着我的业余爱好,前些天外孙女从爷爷奶奶家回来,带来亲家特意为我保存的门券。到沈阳后马上让爸爸帮忙,把所有的门券都拍照了下来,并很专业地要求背面也要拍。
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添加一些虚构的内容,我写的东西每个字都是真真实实的,否则会影响小孩子成长的。
我们爷儿俩还有个秘密,但现在不能讲出来,先卖个关子,有可能一年以后才能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