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将军摇篮》
河北保定 彭森
《将军摇篮》雕塑位于保定军校广场中央,总高19.02米,象征保定军校始办于1902年,基座有9级台阶,代表军校共培养了9期学员,将军雕像下面圆柱与方形基座组成天圆地方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军校学员胸怀报国理想而驰骋于天地之间,主体是一位身着戎装的骑马驰骋的将军代表,象征着保定军校是诞生了千名将军的摇篮。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始办于1902年,经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延续,于1912年成立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门类最齐全的军官学校,共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学期为两年,共培养了9期学员。
保定军校之所以中外闻名,与人才辈出及对中国近代史影响之大分不开,仅民国改元后十一年的毕业生就达六千多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如叶挺同志是我党著名的军事将领,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的“铁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赵博生、董振堂烈士是宁都起义的著名领导人,赵博生同志曾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参谋长,董振堂同志任红五军团长,先后为革命事业牺牲。地下党员、原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张克侠和何基沛同志,在淮海战役的紧要关头,分别率领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火线起义,为顺利地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有不少人经过曲折的道路后,又投身于革命阵营,如张治中、傅作义、陶峙岳等。保定军校毕业生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的教官。若从北洋军官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1600人获得将军的头衔 其中包括孙传芳、吴佩孚、蒋介石、白崇禧、陈诚、顾祝同、刘峙、薛岳等国民党高级将领。
1993年保定军校遗址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成立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筹建处。
1995年在军校遗址上建成了纪念馆第一期工程。
2002年9月,投资1.4亿元建成了华北最大的军校广场。
2003年10月,保定军校纪念馆正式开放。
2006年5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