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办报之路(九)

长春市:张占芝
显示日期2021-05-02;访问次数:524; 电脑端

                          我们的办报之路(九)

                             张占芝

 写这样的文稿最大的难度就是在有限的内容中找焦点,在小报的第九期显得更突出一些。从中可以看出,集门券的这些人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不多,有的虽然没有彻底放弃收藏,但很多年不去触碰它,间歇期过长。

        img25909.JPG

 听洪利老哥讲当时有位唐山的朱家福券友表现的很活跃,和主编的关系也很好,时常赞助一些门券。当时有一张唐山展票的票源就在他那里,由于手比较松,到处去赠送交流,使这枚时代感很强的好票成为常见品。当年的一些老券友只要见到这枚券,就能想起慷慨的朱先生。

 这一期最大的亮点就是张福厚老师的名字出现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上海田子。刘主编回忆张老师是当时与他信件往来最频繁的券友之一,那么多年的印象中此人应该长得胖胖的,没想到见面后反差特别大,心目中的胖墩儿成了细高挑。可想那个时候有多神秘,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通信好友都没见过面,见到照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请各位注意一下第一版的右下角,是一位湖北券友收到江苏券友的信,因地址写的不清楚无法回信,是依靠小报恢复了交往。这是当时几乎唯一的方法,但又很少有人能想到。小报有求必应,为券友解决了很多困难,也是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

 主编用了较大的篇幅报道了《万里走单骑》一书打印完成的消息,有的师友觉得这个标题挺别扭,为什么称打印完成。原来当时的条件较差,印一本书非常难,所以张云财老先生先把自己的游记打印出来,是否能成书只能找机会。该书主要记录了张老先生63岁那年,骑自行车从吉林市出发,到达海南岛后又骑了回来,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真是个壮举。算一算63岁也就是洪利老哥这个年纪,别说骑车走全国,就是在本市走一圈都费劲。

         img04318.JPG

 主编请大家帮忙,收到小报后读完不要自己留下,送给没有见过小报的券友。他的号召得到了众友的响应,用这种办法使小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编辑:张占芝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