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看国保(十五)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

长春市:张占芝
显示日期2021-08-31;访问次数:614; 电脑端

                 在东北看国保(十五)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

                             张占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红旗街1118号长影旧址博物馆。原为伪满洲国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旧址,1937年11月动工兴建,仿照德国乌发电影厂的布局设计,1939年竣工,包括办公楼、摄影棚、制作车间等。办公楼外,有康德六年的“定礎”(即奠基)石。传为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所书。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在1937年伪满时期日本“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基础上建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组织进步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于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曾因长春国共内战迁至黑龙江省鹤岗市一段时间。首任厂长是袁牧之,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

 

 它不仅是个电影生产地,而且是个电影人员的培训地。1960-1962年之间,这个厂还成立过电影学院,后来撤消。它下设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 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甚至还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数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 材的影片为长。作品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 风格。近些年这个厂的不少作品有较重的商业化倾向,尽管这样,像《过年》这样的影片仍然为它赢得了荣誉。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译制外国影片方面是有极大贡献的。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和《瑞典女皇》这样的优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绍给中国观众的。

 长影的主办公楼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主楼,简称“满映”,这里曾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推行殖民文化所建立的电影机构。1939年11月竣工。仿照德国“乌发”电影厂的模式设计,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有6个面积为600平方米的摄影棚,4个录音室,当时号称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1200多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也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

  毛主席雕塑像创作于1968年,雕像高7米,白水泥材料,比例协调,造型逼真。吉林江南公园、辽源矿务局的毛主席塑像都是从这里翻制的。


编辑:张占芝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