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影”长安街(七)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那就从就先从天安门城楼说起吧。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9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地震,天安门城楼损坏严重。
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建。
1982年作者在天安门前的留影。
天安门广场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这是用门券组成的天安门广场。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2001年10月7日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新址。是建国10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1969年两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两馆独立建制。
2003年两馆再次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天安门广场最南端。
始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北京“京师九门”之首。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
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工人和建筑材料,工期仅仅用了10个月。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人民大会堂告别宴会上,尼克松夫人拿着熊猫牌香烟翻来覆去地看。周总理就问她“你喜欢吗?”尼克松夫人回答“我不抽烟,但我喜欢熊猫,我能不能把这盒香烟拿走?”
周总理说:“当然,你可以拿走熊猫香烟,我们中国政府还要送给你们一对真正的大熊猫”。
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我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11月举行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
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
1949年9月30日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1952年8月1日动工,于1958年4月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高37余米,正面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背面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碑体有10幅白玉浮雕,分别表现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南京这8个历史事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是旗杆。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时,第一面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
1990年3月对国旗杆和基座进行改造,旗杆由原来的22.5米增加到33米。
天安门广场上的景物到这里就说完了,我们要去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我们下面就简单说说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1909年3岁登基。
门票为“末代皇帝生活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1924年,西北军阀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北京政变”。
后来溥仪去了天津,先住张园。1929年至1931年在天津静园居住。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溥仪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重获自由后在北京植物园工作。
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享年61岁。
溥仪曾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迁至华龙皇家陵园,婉容和谭玉玲墓在其左右。
华龙皇家陵园在清西陵旁,和光绪崇陵一墙之隔。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 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
1918年11月13日,人民拆除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
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第一座公园。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
后灵柩停厝于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建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塔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1929年6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将孙中山的遗体迁葬于南京中山陵。
中山公园内格言亭始建于 1915年,亭子的8根石柱都刻有先人格言。
该亭初建在南门内约40米处,因移建克林德碑,1918年将此亭移建北坛门外,靠近筒子河。
当年朱启钤计划在北京建多座格言亭(碑),结果只建成中央公园和东单的两座,东单格言碑存在时间不长。
音乐堂在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东边。音乐堂的历史可追溯到1942年,日本特务机关北京新民会搞了一次歌曲征集活动,最终在中山公园建了一个露天简易剧场。
1942年到1955年,音乐堂是完全露天的,只有舞台和后台两部分。
1983年,中山音乐堂经过多次改建,最终变成了封闭式剧场。
1999年由市政府出巨资重新翻建,如今这座大型现代化建筑已成为北京最好的专业古典音乐厅之一。
遛了一大圈,我们把天安门广场讲完了,下集从中山公园继续西行。
本文部分门票由马明言老师提供,作者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