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武汉 王运明
五年前的一天,我去参加蔡甸区知音收藏协会主办的一个交流活动。在逛地摊时,无意看见了一本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颁发的《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毛边纸手抄32开本,颁发此命令是由政治委员兼主任邓小平和副主任蔡树潘签发,当时也没在意这本书,而是被夹在书中的一张立功奖状所吸引,本想只买下这张奖状,我随意将这本手抄本翻翻,不由得引起我的注意,而仔细地观看起来,越看心里越激动,这不是一般的手抄本,应该是有故事的,于是和摊主聊了起来,问他这是哪里收的,摊主也是蔡甸人,说到:“这是我从废品站淘来的”。我心里窃喜,这是件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我猜想这书出自蔡甸一定和蔡树藩有关。
蔡树潘何许人也?
蔡树潘(1905——1958.10.17日),湖北省汉阳县人(就是现在的蔡甸区),字子焕,中国共产党员,体育家,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创建者之一。
17岁参加工人运动,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正式代表。长期担任军队和工会领导职务,独臂将军。
1922年9月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起任中共汉口口区区委委员兼劳动童子团团长。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被逮捕,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28年7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同年起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学院学习。
1930年回国,1931年初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宣传部部长,后任组织部部长。1931年冬至1932年7月、1933年春至6月任红二十二军政治委员。
1932年12月至1933年6月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
1933年1月至1934年1月任红一方面军党委委员。1933年6月至8月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同年10月至1935年3月任红九军团政治委员。
1933年10月至1935年2月兼任红九军团第三师师长。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3月至同年夏任中央军委纵队第一梯队政治委员,6月至8月任中央军委纵队政治委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至1940年6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6月至1943年10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兼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兼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出席中共七大。
1948年5月至1949年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7月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1953年1月至1954年1月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
1954年11月至1958年10月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8年10月17日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终年53岁。蔡甸区现建有树藩体育馆,以示对他的怀念。
于是,我和摊主神侃起来,从闲扯中他并不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知蔡树藩何其人也,我也绕着弯子说是要买这张奖状,摊主开价80元,不贵,佯装讨价还价50元,和摊主扭了半天,摊主说到,这样干脆给120元这本书也给你,我心里窃喜,顺着摊主的意思说到:“你这么爽快,那就成交。”付了款,我三步变成二步,快速的离开,生怕摊主反悔。
回到家里,我又仔细将书从头到尾看了遍,这本抄本收录了《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连队组织工作暂行条例》、《救亡工作条例》,以及《连队青年组织暂行》,这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军队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文献,是研究军队建设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事后我和蔡旬收藏界的朋友谈及此事,他们告诉我说,蔡树藩的后人处理过一些废旧品,他们也买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是手抄?而不是印制?这是否是蔡树藩的遗物?又是由谁抄写?是否是蔡树藩手迹,有待去研究。
近日,蔡甸的藏家知知晓我有这本册子,托人打听是否出手,愿千元转让,说是要参加建党100年红色收藏展,我是否出让呢?这毕竟是我喜欢而且有研究价值的物品。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