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川陕特别游(2) 赵家惊奇 开州有喜
龙小平
20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赵家。赵家街道浦里河张家坝刘家大湾就是诞生元帅之地,这块风水宝地,曾孕育过刘帅仗剑拯民的博大灵魂,这里的河流,曾托起过刘帅击水中流的伟岸身躯,这里的山峦,曾雄峙过刘帅跃马神州的坚定信念。刘伯承故居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小华山一台地沈家湾,门前的浦里河沿山脚缓缓流过,直通长江。故居翠竹环抱,地貌特异,颇多传说。可遥望对面云雾飘浮酷似睡佛的山岭,俯瞰河边农贸兴旺的赵家镇。看上去山腰像一把座椅,椅前的一台地名日"点将台",山对面广阔的坝子呼之为"阅兵场"。每当稻子收割后,那一坝水田堆立的谷草垛,如同百万军士排列的方阵,一派恢宏气势。
据故居展出的《刘氏家谱》记载,刘家的祖籍原在湖北荆州府江陵县,后随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迁到重庆市云阳县关口乡定居,世代农耕为业。到咸丰年间,刘伯承的祖父刘正富1860年因交不起租佃流落到开县浦里河畔,一边开荒种地,一边给人吹唢呐,干铁匠活,逐渐积蓄钱粮,购置田地,自耕自食,建立家园,生有六个儿子。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为排行第六,家庭经济好转时,读了几年私塾,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执笔修撰过《刘氏家谱》,同时还会给人吹唢呐、打铁加工制作农具、生活用具,是耕田种地的能手,是当地有名的“泥脚文人”。
刘伯承同志故居现藏有文物35件,其中11件文物及当年使用的书籍、物品复制件,分布在他居住的卧室、父母居室、灶房及堂屋。通过这些原状陈列和故居左测保存完好的供饮水的石水缸、加工谷物的石碾盘(1985年出土)、灌田养鱼的堰塘,还有那屋亮度荒草萋萋、无一块墓碑的父母坟地,还有那童读《三国志》、《水浒传》的小乐园——遮天蔽日的五棵大黄桷古树,和此处通往河边码头的古道,当年刘伯承青少年时期常在此读书、纳凉、担煤歇息,及在河边放牛的麻柳林、诞生地、私塾遗址等,真实地再现了刘伯承1892—1911年期间,就是在这样一个黎明即起,荷锄下地,勤劳、贫寒却有文化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
在刘伯承故居右侧(原是二弟刘明书、三弟刘叔禹的居室和仓屋)已另辟为三间辅助陈列室,用17件文物配以50余幅图片资料,展示了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刘伯承,钟毓于故乡山水的灵秀,得助于父母和一位能文能武的启蒙教师,使他在德、智、体三方面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展示了他少时勤耕苦读,愤懑清廷的腐败,立志“拯民于水火”的成长轨迹。早期艰苦生活磨炼,为刘伯承日后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勋和一代名帅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县故乡的人民以刘伯承为骄傲。为世世代代纪念这位伟人,他们修缮了刘帅故居,在故居右侧前设立青石纪事碑一座。还在浦里河“刘帅故里大桥”头,集资塑了座高8米的刘伯承雄姿英发的路马铜像,组建成立了刘伯承元帅故居陈列馆。刘帅故居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听说开州城还有刘帅纪念馆,我们又赶去,沿途山道湾湾,峰回路转,进入城郊,发现了一处水利风景区汉丰湖十分迷人.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 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而生,由境内两江汇成,常年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开县移民新城座落在此湖畔,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
湖周有南山森林公园、大觉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
叫我拍案叫奇的是以汉丰湖下游拦水大坝坝顶为廊桥路基,依势建立起的风雨廊桥. 它是我见到过的最美廊桥,廊桥是按照明清风格修建的一座诗词歌赋荟萃仿古长亭,全长507米。游客除了可在廊桥上观景、购物、休闲、饱览开阔的湖面风光外还可以乘坐古香古色的明清画舫,泛舟汉丰湖品味西部水城休闲生活。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地处开县县城盛山公园内,于1992年12月4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通过两次改扩建,纪念馆现占地60亩,由主展馆和东西部景区组成。主展览馆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有展厅6间,以回廊相连,外院有书画厅。馆内的陈列布展按历史轨迹,分为“壮志英华,从戎救国”、“土地革命,屡建奇功”、“烽火抗战,尽显神威”、“解放战争,功勋卓着”、“开国元勋,再铸伟业”、“一代名师,风范千秋”等六部分,展线长达520米,陈列着珍贵图片630张,实物和文献资料358件,通过声光电科技手法,生动再现了刘伯承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不少学生,机关干部前往参观学习宣誓。馆内工作人员热情诚恳,对我索要门券信封请求理解支持,让我兴奋了一把,忍不住的连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