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保定雕塑 讲靴城故事(17)白洋淀雁翎队群雕

保定市:彭森
显示日期2021-06-29;访问次数:672; 电脑端

看保定雕塑.jpg4_页面_1.jpg

(17)白洋淀雁翎队群雕

河北保定  彭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白洋淀雁翎队群雕》坐落在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镇人民广场,该雕塑由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郭宝寨教授组织精干的专业团队精心设计创作,材质采用青铜和花岗岩,群雕由主体《出击》和辅雕《军民鱼水情》两部分组成,主体由三片刻有芦苇图案的花岗岩组成,形状如同高举起的火炬,它的两侧共有三艘用青铜打造的渔船,渔船上的雁翎队员手持步枪等武器冲向敌人,雕塑上刻有“抗日奇兵雁翎队”七个大字,字是由著名作家、《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所书 ,辅雕再现了群众为雁翎队员送行和儿童团员在淀边站岗放哨的情景,展现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image.png

《雁翎雄风》雕塑位于保定白洋淀文化苑景区的雁翎队纪念馆内,展现雁翎队员乘坐小船英勇出击的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的炮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伏击敌人的包运船 ,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抗日武装就是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雁翎队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他们利用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

这支队伍为什么叫雁翎队呢?因为队员们使用的土造武器“大抬杆”,为防止枪膛里的火药受潮,就在点火的信口处插上一根雁翎。队员们在淀上操练时,驾驶的排子船呈人字形行驶,犹如雁群飞翔,时任安新县委书记的侯卓夫看到这一情景,灵机一动,将这支队伍命名为“雁翎队”。

抗战老电影《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都反映了雁翎队的战斗历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编辑:张文革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