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霁寺滚钟坡的传说
虹霁寺,又名弘霁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西南十余里义棠镇师屯村南。该寺东临汾河,背靠银锭山,往西便是古战场雀鼠谷。相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山下,大战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七战七胜,故勅建寺朝圣。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遗址有虹霁塔、滚钟坡、春秋阁、天王殿、大雄宝殿等。虹霁塔,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造型八角九层,塔身磨砖砌筑,上有琉璃塔顶,下有浮瞧莲花石座,内为木结构楼梯。古塔雕刻精美,高耸挺拔,已成为介休市地标之一。
在虹霁寺的半山腰,有一处遗迹,名曰"滚钟坡",此处长出的草都是头朝下长着。说起这段遗址,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个高僧田志超,当年云游到此,恰巧碰上唐王下旨修建虹霁寺,工程的耗水量很大。从寺院至汾河,仅有一条几里长的羊肠小道可通,往上用水十分困难。每天专门挑水的人就有几十个,仍然供不应求。田志超便找到工程的负责人说,运水的事由他来想办法解决。从此,每到天亮时,水缸内便装满了水,而工友们从未见田志超下山挑过水。有两个工友觉得好奇,一心想探个究竟。晚上,他们悄悄地来到水缸跟前,发现水缸里的水已过半,便来到半山坡上,发现一只梅花鹿和一只神兔抬着一口装满水的钟沿着山坡往上走,工友们惊叫一声,吓得神兔和梅花鹿弃钟而逃直奔山下,消失在夜色之中;而那口大钟也随着山坡滚进了汾河。从此,大钟滚过的地面,长出的草一直头朝下长着,由此得名"滚钟坡"。田志超发现天机已泄露,便带着神兔和梅花鹿到绵山进行修行。神兔和梅花鹿到绵山后,化作兔桥和鹿桥,继续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1996年夏,当地村委修复虹基霁寺景区后对外开放,相继使用两种门券,图案相近,都是选用汾河对岸拍的远景照。
2013年介休市安益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宏伟先生出资一亿多元,对虹霁寺进行了修复,并对银锭山进行了绿化。如今的虹霁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寺中千年古塔屹立山巅,与山前流过的汾河交相辉映,蔚为壮观。2021年初景区曾启用一枚成人门券,绘画版,画面再现了当时梅花鹿和神兔抬水时的情景;5月1日,景区启用一套两枚带税章门券,成人券(30元)、导游券(20元),其中成人券和前期图案相同,导游券为摄影版,图案为大门。
1993年绵山风景区启用第一枚摄影版门券,售价11元,图案便是鹿桥遗址。1995年介休市三佳煤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闫吉英开始开发绵山,原有的小道已不能满足绵山日常需要,遂在原鹿桥和兔桥旁,开凿隧道,原有的传说遗址也逐渐被游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