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壮哉,高蠡暴动
河北保定 彭森
“壮哉,高蠡暴动”雕塑坐落在保定市高阳县北辛庄高蠡暴动纪念馆纪念广场,2018年6月9日举行了雕塑落成仪式,此雕塑由高蠡暴动组织者之一王凤斋的女儿王欣欣、王双双捐赠,由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持证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程俊华、张文霞设计,反映了冀中英雄儿女英勇反抗压迫的光辉形象。
1932年8月,高阳、蠡县一带的广大农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属特委领导下,掀起了一场震撼华北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著名小说和电影《红旗谱》就是根据这段历史创作的,宋洛曙就是小说中朱老忠的原型。
1932年8月27日,高阳、蠡县一带的农民举行了武装暴动,队伍从蠡县的宋家庄至高阳的北辛庄间,途经20多个村庄,一路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收缴反动武装的枪支,打土豪、斗地主,分粮食,杀罪大恶极的地主,所到之处,劳苦大众纷纷响应和支持,暴动队伍攻占了北辛庄后,经过整编,正式成立了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共有300多人,长短枪120支,并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极大的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
正当红军游击队取得胜利之时,反动当局开始了反扑,出动大批人马进行血腥围剿,31日下午,国民党白凤翔部的一支骑兵连包围北辛庄,经过两个小时的突围战斗,包括宋洛曙在内的红军游击队员牺牲17人,9人被捕。北辛庄游击队和敌人激战的同时,博野、蠡县的两支暴动队伍向北辛庄集结,路上遭敌人包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五天的激烈战斗,红军游击队和保属特委损失很大,共牺牲47人,整个游击队被打散,至此高蠡暴动失败。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却十分深远,在冀中平原这块沃土上撒下革命的种子,给后来动员民众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高蠡暴动纪念馆内苍松翠柏环绕,烈士纪念塔迎门而建,这里有300多件革命文物陈列其中,现在是省级重点革命纪念地保护单位,也是高阳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