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未开放的帝陵
杨永军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自从进关以后历经十代皇帝,死后清东陵、清西陵各葬五位,从人物地位而言清东陵略重于清西陵,首先清东陵是清代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陵园寝,其中进关第一帝顺治(建国皇帝),第二帝康熙(在位最长皇帝)、第四帝乾隆(寿命最长皇帝)、第七帝咸丰(战乱皇帝)第八帝同治皇帝(寿命最短皇帝)及孝庄皇后(昭西陵)、慈禧、慈安两太后均葬在清东陵。由于第三帝雍正别出心裁在河北省易县另选陵寝安葬,为此也为后人出了一道难题,儿子应该跟谁走?自乾隆皇帝起为了不冷落东、西陵的先帝立下隔代孙子跟爷爷走,也就是朝暮相葬制度,但后人由于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更改祖制打乱了朝暮相葬制度,第六帝道光因其陵寝地宫出水由清东陵迁到西陵安葬。使得咸丰帝不得已葬在清东陵,按祖制咸丰儿子同治帝应该葬在清西陵,但确因为慈禧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远离自己,违背祖制葬在了清东陵,光绪帝不得已去了清西陵,末代皇帝溥仪在皇后李淑贤的 操办下也从八宝山迁葬在了清西陵,使得清王朝圆满的划上了句号。
清东陵五座帝陵有四座相继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唯独同治(惠陵)至今未曾开放游览,其原因之一,惠陵距主陵(孝陵)较远相隔数公里而且较偏僻,其二,从建筑上讲规制逊色于其他陵寝也许会让人看了乏味。其三,(惠陵)全面修复较晚,其四也许为了保护文物留一处处女地吧。但是越看不到的地方越是引起好奇一睹为快,我曾去过多次大门紧闭只能看看外观,未能入内而遗憾离去,去的次数多了偶然一次遇见了看陵人,而且很好说话说明来意进去参观了一次未开放的(惠陵),大清王朝到同治年间已经衰落内忧外患国力入不敷出所以在修建(惠陵)时一切从简裁撤掉了通向陵寝的御路、石像生、功德碑楼等建筑,但(惠陵)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内殿号称同梁铁柱,它所用的木材均为花梨紫檀、铜韬铁韬,俗称同梁铁柱构建而成,这也是清代皇陵中独到之处,整个建筑规制基本一样但略小于其他陵寝,整个院落杂草丛生一派谎凉景象,而红墙黄瓦扔显示出它的威严与尊贵。后寝宫红门也是大门开启,观毕总算满足了参观(惠陵)的愿望不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