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系列之三靖江王陵与梅瓶遗珍

广西南宁:戴杰
显示日期2021-08-08;访问次数:847; 电脑端

桂林靖江王系列之三

靖江王陵与梅瓶遗珍

 

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及其宗亲的墓葬群,位于桂林东北尧山西南麓,除初代靖江王朱守谦(葬于南京,陵区内设有其衣冠墓)及末代朱亨嘉朱亨歅外,共有11座王陵与320余座王亲藩戚墓,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墓群。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说,被誉为“岭南第一陵”。

wps1.png 

靖江王选的“吉壤”尧山是桂林市区内最高峰,也是桂林唯一的长脉土岭。陵区背靠尧山、前指漓江,左右两翼有余脉护卫,如同一把龙椅。远处的七星岩等众山,又犹如群臣朝拜。大有“江山永固,唯我独尊”之意。

明永乐六年(1408年),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薨,谥号悼僖,赐葬于尧山,这是尧山上第一座靖江王陵,也是最大的一座。其后庄简王怀顺王昭和王端懿王安肃王恭恵王康僖王温裕王宪定王荣穆王陵相继葬入。前九代同出一系,墓葬相对集中于西南面。温裕王死后无嗣,其叔宪定王继承爵位,因属另立,故宪定王荣穆王陵更靠北,以示不同。

wps2.png 

各王陵布局呈长方“回”字形,有内外两道陵墙,以神道为中轴线设有三券陵门、神道石仪仗(规制11对)、三开间中门、五开间享殿和墓冢封土,另设有碑亭、石供台等附属。次妃墓规制墓略低于王陵,神道石仪仗为9对。未袭而卒的世子和别子辅国将军墓,级别低于次妃墓,有7对以下石像生。奉国将军墓、中尉墓、县君墓、乡君墓等级别逐次递减,有的仅有墓碑和墓冢。

明亡后,陵区内的建筑逐渐坍塌,加之人为破坏,如耕种、建民坟、盗墓等,原始风貌有较大破坏。上世纪80年代起,文保部门陆续开展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在庄简王陵原址上恢复重建陵园地面建筑,并成立靖江王陵博物馆,陈列展出墓群出土的部分文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重要历史遗址的投入,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以开建,建成开放后它将成为华南最大考古遗址公园

wps3.pngwps4.png 

靖江王陵出土随葬物品中有陶瓷器、金银器、玉器、金属器等,其中以梅瓶为最,多达300余件、10余个品种。为何如此多的梅瓶出土于陵区?这与靖江王崇尚梅瓶有关。

桂林是酒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养尊处优的靖江王生活自然也离不开美酒,而美酒自然离不开美瓶于是靖江王府在江西景德镇定制大量梅瓶,经水路运回桂林。靖江王死后,他们生前喜爱的梅瓶也随他们一道进入另一个世界,期望借“青瓶藏酒”谐意,永保自身在冥界“清平长久”。

出土的梅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种丰富,器型多样,纹饰富于变化在国内范围内均属罕见。按造型可分为长颈梅瓶、细腰梅瓶、美人肩梅瓶等十二类。其釉色又有白釉、哥釉、法华彩、青花等十五个品种。主题纹饰则有龙纹、凤纹、龙凤纹、花鸟鱼禽纹、人物纹等五大类三十种纹样。

wps5.png 

这些梅瓶绝大多数收藏于桂林博物馆,其中的宣德青花“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宣德青花“西溪问樵”图梅瓶万历哥釉五彩云龙纹梅瓶、嘉靖青花岁寒三友仙人故事图带盖大梅瓶、嘉靖哥釉赭彩堆粉松梅鹤纹梅瓶、崇祯青花云肩“一路清廉”婴戏图梅瓶等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

 


编辑:戴杰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