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影”平安大街(五)
我们回到地安门十字路口。
地安门也叫北安门、后门。明清皇城的北门,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之一,1954年拆除。
1924年11月,冯玉祥将军的部下、时任京畿卫戍总司令的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走出紫禁城的末代皇帝出地安门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醇亲王府。
地安门内原有两座燕翅楼,为二层建筑,曾为清朝政府内务府满、蒙、汉三旗公署。民国驱逐末代皇帝出宫时,部分太监暂住此楼。
此前西城区在街巷环境整治过程中,发现了燕翅楼遗存并复建。
在燕翅楼往南,地安门和景山之间还有两组特色建筑分列中轴线的两边,被百姓称为“中轴双塔”。
这两座塔楼分别位于地安门内大街40号、41号,建于1954年,都是部队家属楼。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北京城,它们鹤立鸡群一般与周围的平房胡同相邻,称之为“塔楼”绝对名副其实。
有人误传这两座楼是梁思成设计的。它的设计者是陈登鳌,他在建筑设计领域也是叫得响的人物,北京火车站便是出自他的手笔,只不过低调的处事风格让他不那么耳熟能详。
十字路口东南角往东一点有金板寸理发店。
理发店老板刘清池1966年出生,刘清池刻苦钻研业务,以精湛的技艺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航天英雄设计发型、理发,为众多的影视明星根据剧情量身定做,设计发型,被大家称为“京城板寸王”。
北京美发博物馆原址在旧鼓楼大街,现已搬到前门大街。
下面我们就聊聊地安门十字路口的美食吧。
地安门十字路口东北角有护国寺小吃。
十字路口西南角有常年排队的秋栗香。东南角是也是一家餐饮,但经常更换。
十字路口西北角有著名的川菜馆峨眉酒家。
峨眉酒家原址曾是地安门食堂。后来叫新路春饭庄,专营狗不理包子。
地安门十字路口往北路西,有一条胡同叫白米斜街,11号是张之洞从1907年奉调回京到1909年在此居住。
张之洞(1837-1909),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办教育,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沿地安门外大街再往北就到了后门桥。
地安门又称后门,所以万宁桥也称后门桥,建于元代。此桥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北京漕运的标志。
万宁桥上的石栏杆,个别构建可以估算为元代遗物。
万宁桥再往北路西有全北京最大的火神庙。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门票由马明言老师提供,作者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