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寻踪》(总第154期)之《忆恋地坑院》

江敏
河南 新乡:王继平
显示日期2021-08-19;访问次数:421; 电脑端

忆恋地坑院


江敏

无意间在今日头条的旅游栏目里看见陕州地坑院的介绍,不由勾起了无限的回忆。最初听说陕州二字,我还以为该景点是在陕西省境内,殊不知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一个美丽的乡村。

记得前几年老公从河南游历回来,提起地坑院这个地平线下的古村落,让我心生向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初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地坑院。景区正门如同城堡一般,土黄色的城墙和3个高大宽阔的拱形门洞在深邃的蓝天下灿如宫殿,门洞上方“陕州地坑院”五个金色大字赫然醒目。

wps1.png 

穿过景区大门,只见一座座巍然挺拔的麦草垛矗立在村子角落,红彤彤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把树枝压得低垂着,抬头就能闻到香甜浓郁的果香,令人垂涎三次。走进村中,偌大的黄土地上空无一人,只发现一块块方形灰色的马头墙出现在脚下,隐隐约约听见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房屋与人影,难道这就是地坑院的神奇所在: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每个院子的墙角下都会种一棵树,冒出的树梢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地坑院出入口在窑院一角,一个斜向的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出入院子的门洞。站在院子中间遥望天空,天似穹窿,方圆之美浓缩在这天地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陕州地坑院由20余座相互打通的窑院组成,内设不同主题,有陕州剪纸、皮影戏、糖画、锣鼓书、红歌表演、特色婚俗表演等,体验互动性强,真实地展现了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景区还保留了许多未经开发的地坑院供游客参观,其中较早的院子如老杨家院,1876年开挖,历时8年,居住了7代人;老罗家院1901年开挖,居住111年。

wps2.png 

走出地坑院来到地面,一缕炊烟从脚下冉冉升起,一家主人正在操办宴席,整个灶台放置了九个大铁锅,灶面上分别写着“蒸、煮、焖、炖、保、温”,据说这就是陕州著名的穿山灶,可制作地坑院的特色美食“陕州十碗席”。那飘飘袅袅的青烟、村民们爽朗的笑声、锅碗瓢勺的交响,组成了一曲欢快的乡村小调,回荡在地坑院上空,这种氛围感染着我们,馋得我们真想进入老乡的院中去做客。

地坑院经历了一代代一辈辈的传承和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这儿,现代化的民宿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交叉在一起,汇聚着时尚、怀旧、乡愁等混搭元素,令人们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若有机会,定会再次前往,体会黄土高原的独特魅力。


编辑:戴杰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