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兰州(一)
周永强
兰州,别名“金城”,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近些年,我来过兰州几次,每次时间长短不一,感受也不尽相同。
从白塔山上俯视兰州
黄河从兰州穿过
2014年12月,我第一次来兰州。从太原到兰州来回算起来也就3天时间,作为一个匆匆过客,留给我印象的就是一碗兰州牛肉拉面。
俗话说,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作为一个山西人,从小就爱吃面食。如擀面、剔尖,削面、拉面、猫耳朵、莜面栲栳栳、打卤面等等。而听当地同事说,来兰州不吃一碗当地牛肉拉面,等于没来过兰州?在太原,兰州牛肉拉面我也吃过,感觉一般。下了火车,在当地同事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兰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老字号-马子禄拉面馆。由于是老字号招牌,拉面馆的人还真不少,除了本地人外,就是外地人,排队等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地区风味小吃,发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经后人传承改良,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为如今兰州拉面的统一标准。即以精制面粉、辣酱、牛肉、辣油面粉、蒜苗、香菜、萝卜、清汤为食材,再配有小菜。兰州拉面规格有毛细、二细、大宽等品种,面条劲道而爽滑,很有爵劲,辣椒麻而不辣。这里的牛肉与山西的平遥牛肉由于材质、做法等原因,从颜色上还是口感上也截然不同。而要吃一碗当地的兰州拉面,牛肉还需要另外购买。
在兰州的冬天,吃上一碗正宗、地道、热乎乎的兰州牛肉拉面,身体也热乎起来,感觉只有一个字“爽”!这也难怪兰州牛肉拉面能入选中国十大面食。
时隔六年,2020年7月,我第二次到兰州出差,这次在兰州的时间要长一些,除了工作之外,我尽可能的在兰州这座城市多走走,多看看。
兰州是一座东西狭长、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这里沿滨河路南一带有一条亮丽的黄河风景线。
黄河风景
兰州黄河风景
从所住宿的甘肃工会大厦出发,步行穿过几个路口就来到黄河水车博览园,这是一个主题公园。提到水车,脑海出现的就是南方才有的水上灌溉工具。而当走进这里,才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在南方木制桶车基础上,结合当地黄河水流特点,几经仿制,才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样式的黄河水车。在这里,游人不仅可以观赏到脚踏式、手推式水车,还可亲身体会和感受一下。而博览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直径16米、16对辐条由车轴向车辕辐射构成巨轮水车,如同一个古代战车的车轮,蔚为壮观。
兰州水车风景园
水车
水车
水车
下一景点就是位于滨河路中段的中山桥,俗称“黄河铁桥”。从1906年开始修建,1909年竣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一到夏日,游人如潮,来此不仅能纳凉,还能欣赏黄河美景;即可在不远处的绿色走廊乘黄河缆车飞跃黄河,还可走过铁桥步行登上白塔山。走在桥上,倚靠桥栏,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从眼前流过,发出阵阵声响,一阵清风吹来,是何等的惬意!待夜晚悄然而至,整个铁桥如同披上节日的盛装,与灯火通明的白塔山遥相呼应,给游人一种如梦如幻、美不胜收之感。只见桥下,一艘满载游客的黄河游轮驶离码头,一声汽笛划过夜空,游船慢慢远离视线,变成一个亮光……“白塔山上白塔寺,黄河桥下黄河水”,兰州中山桥一带的夜晚灯光秀,会让到此的每一个游人流连忘返!
中山桥
夕阳下的白塔山
中山桥与白塔山夜景
在兰州黄河风景线上,还有一座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的雕塑,吸引无数游客在此观赏、留影。这座体现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蕴涵中华民族伟大母爱的雕塑,震撼和感染着每一位游客。据说兰州黄河母亲雕塑是中国现有诸多表现黄河雕塑艺术中最具艺术性的一座。
黄河母亲雕塑
走到兰州街道上,你会不经意间被一些路名所吸引,如天水路、酒泉路、张掖路、白银路、武威路、敦煌路、玉门街、读者大道、一只船中街,农民巷、东郊巷….兰州这座城市,都是用本省的13个地、州、市及29个县、市的行政地名或历史地名命名城市街名,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这里有全国知名的《读者》杂志社,中学时代我最爱看的《飞碟探索》也出自这里,可惜如今市场上已不见踪影。还有全国知名的985高校-兰州大学,本想走进这所百年学府,但由于疫情管控,只能作罢。
街道
街道
兰州大学
兰州,是民族大融合和多种文化交融之地。这里有西关清真寺、桥门街清真寺,小西湖莲花池清真寺等众多清真寺,当我坐在兰州公交车上、登上白塔山上、在小西湖公园漫步,都会被眼前或远处的这些庄严而又独特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所吸引,这些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也构成了兰州一道别样的风景!
桥门街清真寺
西关清真寺
小西湖清真寺
“丝绸西去,天马东来”,汉唐时期的金城为古丝绸之路的通津要邑。如今,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实施,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正迎来崭新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