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办报之路(二十一)

长春市:张占芝
显示日期2021-09-02;访问次数:516; 电脑端

                        我们的办报之路(二十一)

                             张占芝

 打开《旅游与收藏》的第23期,在第一版上吸引我目光的是刘主编自己的广告,内容是征换亚运会和其它比赛的门票,当时收藏这类入场券的人不多,十个手指头都能数过来。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我国在文革后第一次承办洲际综合运动会,国家十分地重视,感觉不亚于2008年的奥运会。比赛的项目很多,也设计出不少好的门票。特别是开闭幕式的券柬,就是不收藏门券的人也参与收集,认为是很好的纪念品,收藏的人多了,集券的爱好者得到的机会就少了,就是现在也难得一见。

微信图片_20210829075944.jpg

img358 - 副本.jpg

img358.jpg

 刘主编各种体育比赛票他都划拉,重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的入场券,前两项在学生时代都代表学校参加过市里的中学生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年龄渐渐变大,大球玩不动了,就开始去琢磨小球,乒羽都代表过公司参加过上一级单位的比赛。所以说他把这四项体育比赛的门票重点收藏是很有意义的,见到这些门票感觉自己还不老。

微信图片_20210829181911.jpg

 哈尔滨的穆若武先生当时在东北收藏界挺活跃,但没听说他收藏门券啊,也弄出一篇《莫道黑省无好券》的小文来。文中主要写了位于太阳岛上新瀉友谊园的门票,门票设计的确实不错,但用了“唯一一枚”我不认同。通过我们多年的收藏,黑龙江省的好门票数不胜数,与兄弟省份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微信图片_20210829075936.jpg

img361 - 副本 (3).jpg

img361 - 副本.jpg

img361.jpg

 在第三版的最后,出现了已故的宋大年先生的名字,据刘主编讲他是乐山某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酷爱门券收藏。可惜去世的太早,不然会为门券收藏活动做更多的事。当时他与刘主编交往比较密切,还互寄照片留做纪念。

微信图片_20210829075859.jpg

img359 - 副本.jpg

 我注意到,第三版上还有浙江周盛仪老先生的交流广告,在我印象中他是宁波鄞州农村的一位退休教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办的《门券资料》,开始都是手工油印的。我的天那了,不知他到底印了多少期,源源不断地免费寄到券友的手里。对于我们办过报的人是深有体会的,做到周老先生这种程度是非常难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假如门券收藏界有历史档案,应该为周老先生重重地记上一笔。

img359.jpg

 不知《旅游与收藏》的第24期什么样,我和大家一样充满着期待。


编辑:张占芝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