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断的追求
承德 高兴武
这是一段永生也不会忘记的时刻。
1985年9月23日下午,我们兴隆矿务局汪庄煤矿机关一支部的9名预备党员,在办公楼会议室,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握拳的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眼望党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加入中国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我多年来的追求和梦想,今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
我从小就要求上进。还是在1968年上初中的时候,不敢说是品学兼优,但是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思想表现方面,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当时的心愿就是加入“红卫兵”,这个“红卫兵”不是文革造反时期的“红卫兵”,而是学校青年的先进组织,相当于现在的共青团吧。我出身于富农家庭,受当时“成分论”的影响,因此无论在学校表现多么积极进步,加入这个组织也是望尘莫及、高不可攀的。记得申请书写了好几份,每到班里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是通不过,直到初中阶段的学习结束(因为我们这一届没发毕业证,连肄业都算不上),这个愿望也没实现。1975年知青抽调,我入职矿山,加入共青团,又成为我的奋斗目标。无奈家庭出身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我的身上喘不过气来,入团也没有份儿。
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一年。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年,国家提出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一年,国家为“土改”以来的“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一律摘掉帽子,其子女不再视为地主、富农等家庭出身。哈哈,这一年我也摘掉了扣在头上多年的紧箍咒,和我周围所有的人一样,都是站着一般高,躺着一边长,不再遭受政治歧视了。这一年我顺利的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并且被选为团支部副书记。尽管因为年龄的关系,在团时间只有一年就退了团,但我还是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誉,十分享受这个短暂的过程,把她视为自己的眼睛和生命。
改革开放使加入党组织的客观障碍彻底扫除,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了。1980年,我从采掘生产一线调到了矿宣传部,专门负责全矿的通讯报道工作,我向机关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随着时间推移,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也顺理成章。工作上是生力军,家庭中是顶梁柱,可谓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啊。工作中,我深入生产一线,采访写作,每个月要完成矿工报(矿务局机关周报)见报4到5篇稿件,市报1到2篇稿件的任务,日常还要完成矿广播站的组稿和编辑,忙起来也是不亦乐乎。
每天下班后,矿机关组织大家下井义务劳动,回收井下生产用过的旧铁道、旧坑木等废旧物资。下午六点下班,到家晚饭连做带吃四十分钟,七点就要赶到竖井下井,晚上十点升井,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那个时段,工作生活格外的充实。记得一次井下回收收工后,我们从井下运输大巷往竖井罐笼走,我忽然发现和我们一起下井的矿广播站维修工没有跟上来。他没有井下工作的经历,下井劳动的时间也不长,不熟悉井下情况,如果误入盲巷(可能存有瓦斯的巷道),事情可就严重了。我赶紧向井下回收的领队进行了汇报,然后立刻原路返回,接应这个维修工。当我来到回收的地点时,他还在巷道的丁字路口转磨磨,因为不记得来时的路线,迷失了方向。看到我,才长出了一口气,感到彻底安全了。井下回收的工作,我坚持了有三四年。
1985年7月,我结束了煤炭部在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组织的全国煤矿宣传干部新闻班进修学习。回到矿上,我们部长就和我说,根据你的表现,今年矿上发展的新党员中有你,我和党办主任愿意作为你的入党介绍人。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不经意间自己的理想就实现了,于是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这一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过去的磨难,怎么能体会到现在的甜蜜。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温暖在祖国的怀抱,再没有比生活在中华大地上那么幸福、那么自豪、那么荣耀!珍惜我们的每一天。
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行那个激动时刻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