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北端的地标
张厚培
燃灯塔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源头岸边。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该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略有收分,高约45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均有精美的砖雕。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其余三正面设假门,四斜面雕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整座塔上共悬风铃2224枚,雕凿佛像415尊。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塔顶部原生长有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燃灯塔与山东临清舍利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一起,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古时候,凡是从大运河北上京城的船只,只要看到燃灯塔,就知道已经到了北京地界了。有诗为证:
王维珍
清代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在全国,古塔有数千座,燃灯塔不算高大,然而它有七方面特别突出,堪称塔上七绝。
一、风钟繁多。全塔悬挂风钟两千余枚,每枚刻有捐献者的姓名,而且形制多样。
二、神像众多。全塔共镶嵌的砖雕灰塑身像有四百余尊,内涵丰富,形态各异。
三、塔刹顶端的铜镜大,重达五千克。铜镜为圆形弧面,凹弧面有子弹射击的擦痕(是八国联军对古塔的破坏)。
四、第十三层正南面放置一块刻有七律诗的石碑。诗的内容为: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明明光影河中观,朗朗铃音空里鸣。时赖周唐人建立,大清复整又重新。永保封疆千载古,万姓沾恩享太平。
五、塔心柱长,砖砌的中心,原有一根巨大的锻铁塔心柱,长9.5米,保证了它的稳定性。
六、塔顶有榆树一株,靠塔顶上薄薄的一层土坚强的存活了两百多年,生命力极强。
七、塔影能垂映在数百米的北运河中,是罕见的奇观异景。
燃灯塔有很多神奇与迷离的传说,如舍利子放在了哪一层? 燃灯塔底有一口井通东海,井底有蛟龙;有一条1米多长的大壁虎趴在塔顶;有一棵榆树在塔顶存活了两百多年等等。
单说这颗榆树。传说很久以前,通州城北的潞河住着一条白色的孽龙。每年兴风作浪坑害百姓,但百姓们不屈不挠,同白龙进行着殊死搏斗,保卫家园。最后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为百姓建了这座宝塔,以燃灯佛的神威将白龙镇于塔下。燃灯佛还派来两个光明的使者——塔鹰和金鸡镇守宝塔。后来塔鹰被佛招回西天,金鸡恋恋不舍。分别时金鸡忧伤地对塔鹰说:“你走后,我将形只影单,连给我遮阳光的都没有了。”塔鹰闻听此言,就衔来一枚榆钱。不久古塔上就长出了一棵神奇的榆树,仅仅靠着塔顶上薄薄的一层土坚强的存活了两百多年。唐山大地震后,为保护古塔,政府将榆树迁居塔下公园,如今枝繁叶茂,甚为壮观,被通州人视为自己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