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培
北宋都城开封有两座北宋皇家寺院的佛塔遗存至今,岁数都在千年上下,均地处城东,南北呼应。一座是东南隅的繁塔,建于太祖赵匡胤开国时期的开宝七年(974年)。另一座是东北角的铁塔,建于75年后,今天只说说繁塔。
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古塔建筑。
繁塔宋代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塔,比著名的开封铁塔高得多。元代,繁塔遭雷击毁去两层。明朝立,“国初铲王气,塔七级去其四”,又拆了四层。到清代,在三层残塔上建起一座六层小塔,成为独特奇丽,别有风趣的造型。有这种种说法,因此围绕繁塔的故事就多了。
开封人都说繁塔是座奇塔。
首先是“名字奇”。塔名音为“婆”(Pó),而不读fán,很多外地人,甚至开封土著都读不准塔名。繁塔地处开封城东南一处高岗,因为古时此处住的多为繁姓人家,故称繁台,塔也因此得名。
其次是“样子奇”。非常厚实粗壮的塔身,憋着劲长肥了三层,到第四层时,突然不想干了,急剧收缩,很勉强地凑成个小小的塔尖,封住塔顶,便形成了现在这样状似编钟的独特面貌。真像是建到一半没钱了,草草收场 ;更像是年久失修或遭兵火,把上半部损毁倒塌了。所以,无论从远看还是近看,都像是座半截塔,是断塔、残塔。
再次是“身世奇”,就是它为什么长成这个奇怪的样子,从古到今的塔铭、碑文、诗句、传说、民谚,从来没有说得十分详细明白。有说毁于雷击、兵火,还有说因“铲王气”被拆,甚至民间还传说是一条秃尾巴苍龙把塔的上半截卷到东海去了。几百年来,各种说法使得繁塔的身世扑朔迷离。
繁塔除了“奇”以外,塔身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砖砌成,每块砖上均雕有佛像,一砖一佛也是繁塔名扬天下的一大资本,在现存的佛塔中十分少见。佛像砖几乎嵌满繁塔塔身,造型各异的佛像布满通高30多米的塔外墙上,且室内也有相当数量,总计有6925块。每一块砖上就是一座佛像,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罗汉等,其制作之精美,工艺之精湛,可谓无与伦比,这种以精美陶土佛像砖遍饰塔身之作,令人叹为观止。
1000多年的繁塔在中国古塔中堪称举世无双的孤例,真有很多的迷等待人们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