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苏 东 坡
《苏东坡》雕像位于保定市定州中山公园东侧路口处,东坡先生侧卧于榻,左手抚坛,右手举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意境。
苏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苏东坡以双学士衔出任定州知州,当时定州市井萧条,边政颓坏,为改变这种状态,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整顿军纪,严明法纪,惩恶布新,其次强兵保境,实行军民联防,教民种稻,兴修水利,开拓生产。在勤于政务之时,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等文艺作品,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在有他发现、制作的“雪浪石”,亲手种植的“东坡双槐”,造访过的“定州塔”、“文庙”等,他创作的秧歌曲至今传唱,创酿的“中山松醪酒”是定州名品佳酿,苏东坡在定州任知州虽然只有八个月,却做了大量利国利民的好事,造福了定州百姓,至今传为佳话。
雪浪石,又称东坡雪浪石,它不仅仅属于苏东坡之作品,更被赋予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燕赵豪气,被称为“中华第一名石”,苏东坡治理定州期间,在州衙后圃得黑石白脉奇石,命名“雪浪石”,置于书房前,书房号“雪浪斋”,苏东坡还亲自到曲阳定做了汉白玉雪浪石盆,将雪浪石置于盆中,激水其上,观察雪浪翻滚之纹理变化和雄姿,苏东坡作《雪浪斋铭》,并将其铭刻于石盆口沿上,《雪浪斋铭》全文: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雪浪石其母岩学名为混合片麻岩,其成分以黑色的基性物质为主,白色的酸性物质成脉状分布,,形成自然奇妙纹理,状若流水潺潺,,雪浪翻滚,,巧夺天工,这种岩石形成于数十亿年前的太古代,石质坚硬,构成了太行山的基本骨架。
1952年11月22日,毛主席视察定州时参观了雪浪石,他一边用手抚摸着石头,一边用湖南口音念石盆沿上所刻的苏东坡诗文。
“东坡双槐”位于定州文庙内,(原定州博物馆所在地),分东西两株,树龄900多年,主干虽已枯朽,但旁侧萌枝,槐叶青翠,东株葱郁如舞凤,西株虬枝似神龙,文庙内建有“名官祠”纪念苏东坡,正对门有苏东坡半身塑像,环墙有介绍苏东坡在定州事迹的展板。“先哲千古政声在,流风余韵传人间”。
定州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苏东坡整理推广而流传下来,“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定州大秧歌独具特色,戏文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定州秧歌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