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说岭南(29)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州:何锦雄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下简称:农讲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清代重建。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1957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
农讲所旧址(图一)以一组红墙黄瓦、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周围有围墙,东西宽35米,南北长154米,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图二)、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等组成。棂星门是正门,花岗岩雕琢,门额上悬挂周恩来手书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牌匾,前院为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泮池路旁的草坪上,保留着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锻炼身体的单杠;大成门以木板间隔,设有教务部、庶务部和值星室,东西两耳房是图书室和所长办公室(图三),大成殿辟为课堂,台基由花岗石砌成,两侧为教员和学员宿舍(图四),达崇圣殿正间作饭堂,东间设军事训练部;院内种植有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
(图一)农讲所旧址正门图片
(图二)大成门
(图三)毛泽东同志所长办公室兼卧室
(图四)学员宿舍一角
1953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筹备委员会成立,对旧址进行修缮复原。1954年,成立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管理处。1956年,正式命名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周恩来为旧址题写牌匾,1957年,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
农讲所旧址现存有文献1152件,一级文物64件,其中有农讲所证章和毛泽东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及复制的图书、照片等资料二万多件。农讲所旧址是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为适应农民运动开展,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农民运动的实施方案,决定组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7月3日,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学,彭湃任农讲所第一届主任。因名义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但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从创办时起,直至1926年9月结束,共举办了6届,培养了800多名学员。其中三分之一被选派为负责农民运动的特派员,其余回原籍从事地方农民运动工作。农讲所为广东等省农民运动准备了干部,农讲所的学员黄学增、李民智、陈伯忠成为广东省著名的农运领袖,广西的农运领袖韦拔群是农讲所的第三届学员。
第一届彭湃为主任(图五),第二届罗绮园为主任,第三届阮啸仙为主任,第四届谭植棠为主任,第五届彭湃为主任,第六届毛泽东为所长。农讲所第一届至第五届主要的负责人称“主任”,第六届起改主任为“所长”。
农讲所一、二届在越秀南路“惠州会馆”举办(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1号(今中山三路永兴街6号)举办(图六),六届移至番禺学宫举办。
(图五)农讲所的第一届主任彭湃,展览图片
(图六)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网络图片
1926年,全国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农讲所扩大为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所址迁至广州番禺学宫。同年5月3日,第六届农讲所开学,由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恽代英、阮啸仙等共产党人专任教员,周恩来、彭湃等先后担任授课。学员327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学时四个月。
毛泽东除担任所长、负责主持所务工作外,还亲自给学生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程。在《中国农民问题》课程中(图七),他在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思想萌芽——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因此,为使学员毕业后能担当起组织武装斗争的任务,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反复强调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将军事训练纳入重要学习内容,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由军事训练部专门负责,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毛泽东还主编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一共出版了26种,为推动农民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图七)毛泽东给学生讲授《中国农民问题》画作,网络图片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倡议下创办的农民运动学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广州的农讲所纪念馆自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到现在发行使用了多少过版别的门票,目前,广东券界没有人统计过数量。我自97年起开始集门票,起步晚,到现在手中只集有二十来种,种类有普通票、外宾票、赠票、改值票、展览票等。近年来,在网上、微信中不时见有早年的招待票、请柬出现,但是,始终没有见到早年的分币小字票出现。如那位老师手中有该馆早年的分币小字票,敬请提供票图信息,将功德无量,万分感谢!
现精选两枚2000年后使用的参观券作衬托,供欣赏。
第一枚,约2000年至2003年期间使用。券面横向排列,分有左中右3个部分组成(图八)。左为“番禺学宫”的正门棂星门图案,下方是鲜红底色,白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字。中间主图是鲜红底色上有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名的黄色字体,下有白色的,又象是缕空的“参观券”文字。再下面有一条粗白边,上印有农讲所的地址,在这条白边两侧,左边加盖了一枚地税章,右边加盖了一枚2元面值印。最右边是副券部分,白底红字的副券、门票的流水码部分,一条虚线将主图副券分开两端。
综观这枚参观券,设计鲜艳明快,有学宫历史的厚重,又有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红色文化,是一枚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用券。
(图八)参观券
第二枚,约2007年至2008年期间使用。券面横向排列,分有主图和副券组成(图九)。主图是一幅大成殿外观摄影图,券的上方是周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墨宝。下方分别有“参观券”黄色字体,红色抽象的学宫门墙、5元。最下方是浅黄色的衬边,分别有“地税监制、批准号、门票流水码、地址”等文字。副券部分淡黄底色,配红色副券、门票流水码的文字,一条虚线将主图副券分开两端,虚线上加盖了一枚红色的“赠票”印戳。
综观这枚参观券设计,大成殿图片着色采用雾式淡化方法,与鲜红馆名、学宫红墙,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大成殿景色有种似近非近,似远非远的艺术效果,富有艺术感。
(图九)参观券
参考资料
1、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介绍
2、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介绍
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
4、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