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影”朝阜路(六)
我们来到美术馆路口,往西就进入了五四大街。中国美术馆屹立在眼前。
我记得听过介绍,说中国美术馆前脸儿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莫高窟,对照一看还真像。
196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 人们特别容易把中国美术馆列入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
中国美术馆2011年3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免费后的门票分横竖两种版式,画面都采用馆藏名画,精彩纷呈。
这张门票采用的是孙濨溪在1964年创作的油画《天安门前》。
《北京晚报》上一则东北工人渴望到天安门前照相的报道,激发了孙濨溪的创作热情,他以北京四季青公社劳模李墨林及其他社员为原型,构成了以公社四代人为主体的画面近景,主体中人物的职业涵盖工农商学兵。画面中的中景人物是海军战士和少数民族代表团,远景是金水桥上走来的儿童。
进入21世纪后,孙濨溪和女儿孙路又共同创作了两幅《天安门前》,三幅画相对独立,连贯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第二幅画以上世纪70年代以上山下乡为背景,知识青年在插队前一起到天安门前合影留念。画面右侧描绘的老大爷抱着老伴遗像在天安门前留影来源于真人真事——为了实现老伴生前在天安门留影的遗愿。左边中景是一队身穿样板戏服装的演员。远景又是金水桥上走来的儿童。
第三幅以上世纪90年代为背景、主体是城市建设生力军的农民工形象,左侧中景是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另一侧则是国外旅游团。远景还是金水桥上走来的儿童。
《天安门前》组画体现了不同时期最具时代精神的人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写照和时代重要的视觉图像。
油画《父亲》罗中立创作于1980年
2013年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推出的纪念票共50枚一套,十分珍贵。
中国美术馆对面是北京市百花美术用品公司,1981年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工艺美术品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经常在百花美术用品公司买火花。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贴画(或把图案直接印在火柴盒上)。1837年由奥地利人创制。人们把火花和邮票并称为姊妹花。
我们一起来欣赏用齐白石名作制成的火花。
现在出去吃饭很方便,当年北京的餐馆数量有限,吃饭难是个大问题。
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就出现在百花美术用品公司西边的翠花胡同。
话说1980年,郭培基与刘桂仙两口子创办了悦宾饭馆。
悦宾饭馆创始人刘桂仙和外宾合影
图为现在悦宾饭馆的样子
悦宾饭馆已经传至第三代,日常经营由郭培基的孙女打理。
接着往西走就到了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2001年建成开放,南起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
图为朝阜路和皇城根遗址公园交叉处的新文化运动纪念碑
穿过皇城根遗址公园,这地界叫沙滩。为什么不临江海称沙滩呢?据说,元代修大都城时,此地挖御河时流沙不止,后来砌墙将沙堵住。北京人称沙滩为沙滩儿,有儿化音。
著名的北大红楼屹立于此,此地曾有“汉花园”的地名。
北京大学红楼落成于1918年 。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平面呈工字形,故称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
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1919年4月,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我国要求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二十一条”,要求德国归还青岛等事宜。
但这些要求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来,国人大哗,群情激愤。
5月4日,北京各校爱国学生为抗议帝国主义的卑劣行径举行游行示威,爱国学生从红楼走向天安门,掀起了五四运动。
1919年6月,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门券上的照片就是被捕学生出狱时的合影。
北大红楼现在有“光辉伟业 红色序曲——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门票由马明言老师提供,作者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