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詹慧颖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博物馆路1号。原先只知道琼海市是亚洲博鳌论坛所在地,并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以下简称南海博物馆)。前段时间我去琼海市旅游时,走在连接博鳌镇和潭门镇的潭门大桥上,不经意向西望去,看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建筑,经询问才知是南海博物馆,实属意外。带着好奇,立即前去探访(图一)。按照参观实行免费不免票规定,持身份证领票入场,经过三个多小时参观,大开眼界,留下深刻印象。
(图一)笔者在博物馆前留影
第一、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印象最深。
远看,南海博物馆象一座船屋,听了讲解员介绍,才知道,这座建筑是我们广东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的,借鉴了海南黎族船型屋(图二)的建筑形态,融合现代美学风格和中国元素而建造,它南北长,东西窄,面向水面微微弯曲,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
(图二)博物馆宣传画,网络图片
博物馆依势而建,总建筑面积70593平方米,分南、北两个区,南区共有八个室内展厅和一个敞开式展厅。北区有两个展厅,以引进临时展为主,还设有会议报告厅、文创销售区、餐厅、书店等。南北两个区通过一个跨度60米的空中平台和屋盖连成一体。馆区内还建造了一条观海长廊,沿长廊走下去,一边是宽阔美丽的大海,一边是充满海洋气息的文化展,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交相辉映。
第二、展览主题鲜明,藏品丰富,极具地域特色。
南海博物馆是展示南海人文和自然生态,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收集了各类藏品七万多件,包括南海出水文物,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和历代船模等。有专家评价,这里南海出水文物数量之大,品相之佳,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博单位都较为少见。
在南区展厅中,设置了《南海人文生态陈列》、《南海自然生态陈列》等八个专题展。参观中,通过观看丰富的文史资料和出水文物,我清晰了解到南海诸岛2000多年来,一直由中国人民行使主权和管辖的历史轨迹;在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厅里,我仔细观看在2007年正式发掘沉船后,出水的有瓷器、铁器、少数铜器和船板大量文物,面对这些文物,仿佛看到海上帆樯林立,梯航万里的恢弘,深感古代船舶远航,对推动南海周边国家文明交流的作用,更深刻了解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地位。通过观看渔家文化展,了解南海沿海渔民靠海吃海的生活及出海、祭海等风俗,感受到南海海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感受到渔民乘风破浪,向海而生的勇气和智慧。
(图三)展厅内的纪念碑场景
(图四)展厅内的三沙群岛办公楼图片
(图五)展厅内的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展
(图六)展厅内的海洋生物
(图七)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
(图八)笔者在“深海勇士”载人深海潜水器模型前
第三、既是文物展示的场馆,更是文化交流平台。
南海博物馆于2018年4月26日正式开馆,发挥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物体系优势,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并于2019年开设了全国首家“海上流动博物馆”。其后,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7月,被选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南海博物馆在展示和保护中国南海灿烂历史文化和丰富史料的同时,一定会在紧扣“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民族间的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琼海之行,除学习了解到丰富的南海海洋知识外,还意外收获了一枚门票(图九),有点不足的是,门票存根、副券均被撕去了。
(图九)收获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