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事游痕:去湖南醴陵(8)
张占芝
南方的天气让我们这些东北人不习惯,这雨下的真闹心,痛痛快快下一阵大雨就得了呗,黏糊糊下个没完。从抚州市博物馆出来雨还在下,孙会长说抚州有个拟岘台,应该到那里瞧瞧。于是我们在马路对面等着打车,时间真是好长啊,还好还是打到了,不过两台车隔的时间比较久。上车问司机是什么情况,她说抚州的出租车很少噢,一共才四百台左右,你们能打到两台车真幸运啊。如果不是坐在车里,听到这话会吓个跟头。一座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出租车才四百台,每一万人才分到一台车,这多不方便啊!
这座拟岘台啊,也不知谁给起的名字,太难读了,就是当时知道了,过后很快就会忘掉。武汉的黄鹤楼为什么人人皆知,除了背景之外,就是名字起的既形象又通俗易懂。
拟岘台,位于抚河畔,历来为江南名胜,古与河北幽州台、山西鹳雀楼、赣州郁孤台等齐名;有诗云“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 拟岘台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现台为第七次重新修复,主体高度为49.9米,为宋代风格建筑。
在抚州博物馆通过和保安软磨硬泡,弄到了点免费门票卡,到了拟岘台又见有门票出售,我们当时的那种高兴劲就甭提了,那种感觉只有我懂、你懂、他肯定不懂。
拟岘台下面是个很大的艺术馆,门票主要是登楼用的,是那种带副券的纸券,看来又要和副券伤脑筋了。可能平时也没人来参观,主要是此地太别扭了,方圆几里地没看见公交车,出租车又那么少,当地人肯定是敬而远之。外地人又有几位象咱们这么执着的,是没人来转悠的。所以说景点都没有售票处,只在艺术馆旁放个桌子,门票放在抽屉里。
听说有人要买门票,走过来一位女士来接待我们。当提到留副券时,她不敢做主,把领导喊过来还是不同意。我们说我们是外地人,花原价买门票宁可不上楼参观。听到这话对方才同意,就这样我们为了副券办了件愚蠢事。
咱们这些人都有这个习惯,准确点是个毛病,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想买全品的门票带回去,如果是自己重点收藏的专题,或者是家乡的门票还可以理解。就是这样回来后也不后悔,认为自己去过的地方就要努力去做。
我们出去以后,景点的那几个人可能还会有各种猜测: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花40元买了张纸片片,还顶着雨在河边拍照,精神上一定受过刺激。
现在细看儿子的照片还真有些后怕,其实护栏以南不远就是河道,由于雨水过多把台阶都淹没了,如果我们到那边得瑟是有危险的。在雨中玩了一段时间,该往文昌里那边走了。等了好半天也见不到交通工具的影子,我们只好选择步行。刚走出没多远,雨渐渐大了起来,那条马路几乎没什么车通过,坑坑洼洼的。两边光秃秃的,一个遮雨的地方都没有。走了半个小时的时候,迎面真过来一辆出租车,但我们没人去拦,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上了车肯定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但总有一人还要独自在雨里淋着,还是有苦同吃吧。五个人都体会到了落汤鸡的感觉,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那段路。
走到路的尽头才见到公交车,经打听知道文昌里的方向后,儿子说什么也不想去了,执意要回宾馆休息。也难怪在庐山上让冰雪冻一次,在抚州又让雨水浇一回,再加上我们这种无聊的游法,早就无法忍受了。我们把他送上公交车,四个人又继续前行。到了文昌里的路口,我特意拍了一张照片,记录下那难忘的时刻,看看有多狼狈。
文昌里的地盘很大呀,该看的内容也比较多,如果不是雨天真是个不错的地方,下期再和大家聊文昌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