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早我们随旅行团从宜昌出发到神农架旅游。神农架位于湖北省的西部,北面和十堰市(武当山所在地),南面和宜昌市(三峡大坝所在地)相邻。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相传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景区内有多座山峰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国家5A级景区。2016年7月17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景区的木鱼镇。木鱼镇是林区的南大门,也是重要的旅游接待地。在这里我们吃了一顿非常可口的特色农家饭,腊肉、蘑菇、木耳等当地的特产风味十足。午饭后,我们首先来到关门山景区参观。景区有众多的科普博物馆,集生态、动植物、人文、科考等于一体,是神农架的生态大观园,最大的亮点是领略神农架"物种基因库"。
神农架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最著名的就是“野人之谜”。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自费订阅了《科学画报》杂志,里面多次介绍过神农架野人的未解之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从那时到现在一直关注着有关信息。关门山景区的大门就是野人母女的雕塑,一下就能勾起游客的兴趣。我们首先来到科考馆,门前也有一对野人母女的雕塑,还原了周边地区流传的进深山双臂套竹筒防野人的传说。
科考馆陈列有大量关于野人科考的资料,详细介绍了神农架考察的史料和成果。1977年至1980年,有关部门曾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发、发现野人脚印、粪便多处,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屋。考察结果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未知的奇异动物。神农架是发现“野人”次数最多、目击者人次最多的地方。但是40多年来始终都没有收集到确切的活体证据。馆内有一幅展板,介绍了我的晋中老乡张金星的事迹。张金星是山西榆次人,中国民间野人探索第一人。自1994年自费到神农架寻找野人,为了专心考察,他离了婚,并发誓,找不到野人不剃须发,他与这块神秘之地相伴了17年。其间,他采集了100多根可疑毛发,发现了3000多个可疑脚印,他还自称与野人有若干次相遇。期间经历的艰难困苦,难以言说,但最终由于身体状况,不得不退出。结果野人没找到,他自己却差点成为了“野人”。他这种不畏艰难,献身未知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景区大门
科考馆前(钱宝林、付春芳夫妇)
野人考察资料
大脚印
野人见证者(中间这位自称与野人搏斗过)
张金星事迹
在科考馆周边,还有许多小的博物馆,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浏览了一些,然后重点到大熊猫馆看了一下,这里只有一对大熊猫,但室内外馆舍却很大,很漂亮。
动植物标本馆
大熊猫馆
大熊猫活动场
关门山美景
在景区的中心广场,我们集中坐车准备上神农顶景区游览,然而在游客中心,钱老师夫妇因来湖北时,曾路过北京车站,行程卡虽然是绿色,但卡上有了个小五星,因此被要求马上做核酸检测,否则那儿也不能去。尽管我们一再解释前几天做过核酸检测,但工作人员称这是新接到的通知,必须严格执行。无奈,他们二人只能返回木鱼镇医院。
在景区上山的通行车上,导游介绍:神农架的气候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降低1度左右,在上升两千多米的过程中,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别看现在山下清空万里,可能转过几个山头就会变为阴雨天。山顶全年晴朗的天气,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今天能否看到好景色,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我们首先来到最远处的板壁岩景点,然后在下山的途中倒着游览其他景点。板壁岩海拔2590米,因山势陡峭似板壁而得名,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植被原始生态分布区。景色果然与山下大不同,高大的树木不见了踪影,到处是低矮的箭竹、高山杜鹃和草甸。箭竹是熊猫喜欢吃的那种植物,只有一指粗,约两米高,它们却像草一样密集地生长为丛林。此外,还有形态各异的石林。这里也是"野人"经常现形留迹的地方。
游客集散中心
山下景色
山顶风光
板壁岩
箭竹丛生
背景石头像野人吗
第二站来到了望塔,高高的塔身建在大神农架北坡的望农山上,是用于林区森林防火、监测森林病虫害的配套设施,有一条土石路可以通达到那里。空地上有两块大石头,其中一块标有海拔3106.2米,而这里则是常规旅游所能到达神农架的至高点,所以也成为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影的地方。
神农顶瞭望塔
第三站是神农谷,神农谷海拔2785米,有"进山不到神农谷,等于没到神农架"之说。这里原名叫“巴东垭”,后改为风景垭,垭是当地人对夹在两座山峰之间山谷的称谓。这里便是神农谷最著名的观景台。登上垭口,极目远望,到处是远山之巅,峡谷深处,原始森林密布,此处风光无比秀丽。湛蓝的天空中如棉絮状的白云在飘动。美丽的图案平生第一次见到,简直难以言状。蓝天、白云、青山、深谷这样的美景人间罕见。我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天气,看到了一个绝妙的好风景,不由得多拍几张照片。
两边风景都美
神农谷马路对面的山谷
人间仙境
垭口风光
风景如画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大龙潭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这个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神农架金丝猴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金丝猴,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过去只知道它们在滇、川一带生存,原来神农架也是它的自然栖息地。在这里的笼舍中,有十多只金丝猴,据说都是曾经救助过的老弱病残。据导游介绍,经过动物保护人员的多年努力,加之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神农架金丝猴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501只,扩大到现在的近1500只。
通过实地游览参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神农架确实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当晚,我们入住了木鱼镇。
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
敬请关注《湖北行(八)神农坛 天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