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体的千年佛塔
张厚培
辽宁朝阳有一座世界现存唯一历经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代兴建、修缮的“五世同体”的宝塔――朝阳北塔。
朝阳北塔是典型的佛舍利塔。为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舍利塔,高42.6米,塔体呈正方形,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入胜。塔身有券门,可以进入塔内。各层密檐的束腰白灰壁上,绘有色彩鲜艳的花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朝阳北塔历经了五个朝代终建成,形成了现今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思燕佛图”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朝阳北塔。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以及“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十分罕见,使北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塔。
朝阳古称龙城,是三燕时期的都城。而从北塔下面的8米多高的夯土台基和东晋风格的龙风形柱础石等遗迹,可以看出它就是前燕慕容铣建造的和龙宫殿基址。因此和龙宫成了北塔的第一世身。
朝阳北塔的第二世身应该是北魏时期的“思燕佛图”。北魏孝文帝太和年前(485-490)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和龙宫殿旧址上建造了七层木塔,叫“思燕佛图”,后毁于火灾。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营州官民僧俗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安葬,此塔为方形空筒式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筑佛塔。
朝阳北塔的第四世身应该是唐天宝年间的开元寺塔。唐天宝年间,营州柳城人又奉诏对隋代重建之舍利塔进行修缮。当时李隆基下旨令营州刺史安禄山重修此塔,并更名为开元寺塔。对了,这里说一下,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朝阳人。
到了辽初,辽太祖神州元年(916),首任霸州彰武军节度使,韩知古奉太祖耶律阿保机之诏命,修葺柳城,建置霸州,并同时整修了开元寺塔,维修时,在基座和塔身外面又包了一层外壳,并重修了两层塔檐和塔刹,改名为延昌寺塔。并于辽重熙十三年四月八日最后竣工。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朝阳北塔了。
朝阳北塔历经了五个朝代终建成,“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十分罕见,使北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塔。在后期的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天宫、地宫,出土了上千件奇珍异宝,并且发现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这次舍利的发现是继1987年陕西法门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轰动了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