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309”号院

河北石家庄:刘会英
显示日期2010-03-06;访问次数:787; 电脑端
修改标题和作者 修改文章

  据史料记载: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这时的石家庄成为中共中央的前哨和屏障,成为中共中央的对外、对内接待站,成为后勤保障基地。当时人们称西柏坡为“西边”,石家庄为“东边”,两地人员来往频繁,开吉普车或骑马一天就能往返一趟。各野战军首长到中央开会、汇报工作,都先到石家庄,再到西柏坡,然后再从石家庄分赴各地。如此,石家庄的接待任务日益繁忙。为了适应这一需要,石家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交际处,增设招待所。市长柯庆施亲自选定了华安西街12号(现西建街1号)的这处院子,特殊使用,作为了中央领导的秘密接待点,代号309号院。

 “309”号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上,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所建的一座住宅,占地1773平方米,是石家庄当年最高档最豪华的建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交通部石家庄分区接收委员杨毅住了进去,从此称为杨公馆。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将该院作为西柏坡的接待站,许多来石家庄的中央领导人都在这里住过。1947年12月22日,朱德在石家庄工商业代表会议后,下榻309号院。1948年夏,解放战争转入全面反攻,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入住309号院酝酿、探讨用军事或政治方法解决“平津”问题。1948年秋,从西柏坡回前线作战的华野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路经石家庄,入住309号院。1948年11月,叶剑英和聂荣臻在309号院接见了傅作义秘密派来的代表团,谈判北平和平解放问题。1948年12月29日,朱德在聂荣臻陪同下,在309号院接见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机长俞勃及周作舟、郄程桥、张祖礼、陈久英等军官,后50多名国民党人员带20余架飞机投诚。 由于石家庄解放初期敌特活动十分频繁,首长们来石多是秘密的,行踪也是高度的机密。为确保来石首长的绝对安全,对内对外,他们的下榻处都是严格保密的。309号院被确定为中央领导接待点时,决策层确定了对它的四不政策:“一不广播、二不登报、三不见诸文字、四不对任何人讲”。当时在石家庄知道这个院作用的人只是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与这个院负有联络和服务职能的工作人员则被严格要求不许对任何人提起309号院。所以这个院在一个时期内显得十分神秘 。

  从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到1949年初党中央迁到北京,309号院完成了它的使命。2004年9月22日,“309号院”旧址被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正在维修恢复中,纪念馆将在年内开馆迎客。

 

                           在纪念馆前留影

【编辑:王建池】

编辑: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