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说岭南(35)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广州:何锦雄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纪念馆,位于深圳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图一)。祠堂始建于清代中期,是燕川陈素白的后人为纪念其祖先而兴建的分支祠堂,占地面积约214平方米。
(图一)纪念馆外景,网络图片
1928年2月23日,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宝安县委决定在周家村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后因该村豪绅地主势力猖獗,临时改在松岗燕川村召开,会期一天,到会代表19人。大会主席团由麦福荣、吴学、麦志兴3人组成(图二)。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员阮峙恒参加了大会,并做了政治报告,郑奭南作党务报告,各区代表向大会报告了前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大会总结了“四·一二”事变后,宝安党组织在领导农民暴动、配合广州起义攻打深圳南头、深圳警察所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决定重新整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党员,加强宣传工作,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抗租、抗捐、抗税斗争。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宝安县第三届委员会,郑大就、麦德明、郑奭南、吕汉全、蔡励卿等五人为县委常委,县委书记由省委指派,指派前由县委秘书郑奭南代理。
(图二)展馆内“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场景,网络图片
大会结束后,随即由郑奭南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常委会。这次大会通过了《提案大纲》,决定重新整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党员;加强宣传工作,创办农民学校、夜校,翻印《红旗》、《布尔什维克》等党内刊物及各种宣传品。
这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的目标,展现了宝安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为民请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后来的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队伍基础。
1928年召开的中共宝安“一大”,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宝安地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党代会,在整个深圳党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据资料显示,这是广东省第一个县级党代会,也是全国最早召开的县一级党员代表会议。
现馆内保存包括匕首、军刀、木质印鉴和党内刊物(图三、四)等在内的珍贵史料、文物共16件,展出图片49幅。基本陈列以《宝安革命风云录》为主题,通过照片、文物以及油画和沙盘模型,再现了1924——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宝安县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
(图三)展馆一角,网络图片
(图四)宝安区农会木质印鉴,网络图片
1999年3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将素白陈公祠列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组织修缮工作。2000年10月开始筹建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纪念馆,2001年7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2003年被列为宝安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深圳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话实说,这个纪念馆我还没有去过,门票是多年以前深圳券友赠送的。近日,根据券面信息,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报道真不少,原来该馆是深圳特区主要的四大红色景区之一,深圳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深圳市共产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主要基地。
该门票的主图以橙红色为主调(图五)。左边为副券部分,以灰色衬底,上方为红色的“中国共产党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纪念馆、1928.2.23”馆名及会议时间,配竖排黑体“副券、门票流水号”字体。右边主图,占全票的三分二。在橙红色下用一幅扁圆形的旧址纪念馆外观图片作衬托,上方有一行“宝安革命风云录”黄色文字,这是纪念馆里基本陈列的主题名称。右则是白色醒目的纪念馆名称、会议时间。
(图五)门票
综观门票的构图,灰色副券部分和橙红色调的主图衬托,用一明一暗的对比手法。灰色暗示着“白色恐怖”及革命的低潮时期,而橙红则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一枚很好的红色专题门票。
参考资料
1、中共宝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介绍
2、红色宝安——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