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有塔 塔中有寺
张厚培
西藏江孜的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历经十年竣工。在西藏白居寺名气不大,但却有两个“唯一”值得关注,一是后藏地区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的寺院,二是藏传佛教中唯一一座格鲁派、萨迦派、夏鲁派共存的寺院。
在藏教寺院中,白居寺有两大特色。其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她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互不相容。但最后,还是互谅互让,和平共处。这样,白居寺便兼容花、白、黄三个教派,因而寺内的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在西藏的寺院中独树一帜。
因为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间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寺庙,因此能聚萨迦、格鲁、噶当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十分难得。这也使白居寺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其二是:寺院中有一座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简称“白居塔”。她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
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形成了这座塔寺结合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这座塔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制作最精美的佛塔之一。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多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此塔直径62米、塔高42米(共13层) ,由十三层石阶、塔基、塔腹、塔瓶、宝盖及金幢等几个建筑单元组成。塔形下大上小,递层逐渐上收。一至五层每层分20个角,共有108门,佛殿76间。六至九层不分间,六层是圆形塔腹,七层为方形,八层为覆钵形,九层为伞盖,顶部是宝瓶、宝珠,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