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研网——我抒情言志的平台
朱龙淮
我是一名旅游门券收藏爱好者,也是一名诗词爱好者。每游览一处景区(景点),都要收藏这里的门券,游览后往往还要作上一首诗。从2015年起,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上以“一景一券一照一诗”的形式,展示某个景区(景点)的门券和所作的旅游诗词。我的诗词作品也时常发表在《抚宁诗词》、《秦皇岛诗词》等当地的一些诗词报刋以及《心潮诗词》、《诗海》等全国性诗词刋物上。
2017年春节前,我浏览门券收藏研究网,得知在网上开展“金鸡杯”诗词赛,我满感兴趣的上传了6首诗稿,其中《七律·游丹霞山》还被评上了奖。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不但拓宽了发表作品的途径,而且还体会到向网站投稿方便快捷。以前向诗刋投稿,如果文字稿件需经邮寄,时间周期长,而电子稿件传送,必须通过电脑,我经常暂居南戴河又没这个条件。券研网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用手机微信传送也能接受,我就逐步转到以向券研网投稿为主啦。
券研网对我在网上展示诗词作品也非常支持,在网上开辟了《“三六九展一首”——朱龙淮先生诗词系列专题展示》,连续展示了我32首诗词。我在券研网展示诗词后,引起广大券友和诗友的关注,如《满庭芳·中共“一大”纪念船》阅读量达429次。同时一些券友和诗友还进行留言,如《七律·游北京故宫》,留言达到30条。券友和诗友的关注与支持,有助于我诗词写作水平的提高。
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券研网的领导和编辑对我的关心与帮助。网站文苑部部长郭林生是位耄耋之年的长者,2016年7月,在吉林市参加第七届东北地区门券交流节时,他主动约我见面,向我征求对《诗词会友》栏目的意见,希望我多给栏目提供稿件,我觉得他十分和蔼谦逊。我每次给他传送诗稿时,他总不忘回复一句“谢谢龙淮赐稿,请继续”。使我倍感亲切。《诗词会友》柱目的几位编辑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林强是唐山的一位教师,他精心编辑我的诗稿,有时还找出他收藏的门券图样或在网上下载相关图片为我配诗,以增强展示的效果。有一次我把诗稿配错照片,引起网友的质疑,林老师立即配上正确的照片重新编辑,使我深受感动。尽管后来因本职工作繁忙,不再担任编辑了,可我与他至今仍保持着微信联系。接替林老师的张文革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在编辑时,不但对错字进行更正,而且还撤掉错配的图片,在版面设计上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
券研网确实为我展示诗词作品搭建了抒情言志的平台。自2017年举办“金鸡杯”赛后,又相继举办“爱犬杯”、“金猪杯”、“金鼠杯”、“金牛杯”诗词品赏活动,让广大诗友抒发欢度新春佳节之情。在建党百年之际,又举办了“我写诗词颂党恩”活动,让广大诗友表达颂扬中国共产党之意。截止到目前,我在券研网上发表了254篇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诗词。同时,券研网也给了我巨大鼓励,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撰稿人”。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经过近十年来上券研网,我能深深体会到:券研网是我展示的平台,使我尽情发挥,以诗会友;券研网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指导,不断提高;券研网是我亲密伴侣,使我生活充实,老有所乐。最后再赋诗一首(顶针格):
券研网站搭平台,台上抒情亦展怀。
怀念编辑犹挚友,友谊携手望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