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72)齐齐哈尔博物馆
张占芝
齐齐哈尔博物馆,即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于2003年8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体建筑风格为仿古式,建筑面积1万4千多平方米,馆藏文物5000余件,是省内地(市)级最大、设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位于齐市建华区中华路1号,国家二级博物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集征集、典藏、展示、研究及社会宣传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主体建筑分三个展区,主楼:永久性陈列《嫩江文明的述说》及三个临展厅;东侧配楼:美术馆;西侧配楼:文创产品展示馆。2007年被评为齐齐哈尔市“十佳标志性建筑之一”。附属展区为黑龙江督军署旧址,黑龙江督军署是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
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齐齐哈尔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珍贵文物,并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全市公众全面地展示地方历史发展和灿烂文化,介绍中华文明与世界优秀文化。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还将成为齐市供公众进行高品味的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现馆藏文物总计5746件,藏品定级847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7件,三级文物1328件。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生产工具及细石器文化独有的复合工具,并且类型体系完整,形制精美。文物数量及工艺在全国同类型文物当中处领先地位,是细石器时期渔猎文化的代表,可作为我国细石器渔猎文化研究的标准器。另有部分民族、民俗、抗战文物,是相关时期和学科研究的重要物证。
“《嫩江文明的述说》——齐齐哈尔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展现了齐齐哈尔这块土地从2万年前有人类生活遗迹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悠久历史,是一部生动立体的断代史教科书。2007年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推荐参加“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荣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最受观众欢迎奖”,并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