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办报之路(三十五)
张占芝
这回鸟枪换炮了,小报完全是胶印版的了。不但印制技术提高了,也给刘主编完全解脱了,烟标报和门券报都有专人负责打印,每个月只要把稿件送过去就可以,连校对都不用做,几天后取报纸就可以了。由于交替工作没有做好,这期门券报仍是第36期,和上期是一样的,这应该是刘主编的问题,那边是根据送去的小样打印的。
虽然是门券收藏报,但烟标收藏的色彩太浓了,这也是刘主编想要看到的效果。独出心裁地成立了东烟联吉林分会门券收藏爱好者联谊会,目的是把烟标收藏界的门券爱好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第四版上可以看出一下子就拢过来六十多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以前就烟标门券兼集的,有的是为了给刘主编捧场临时决定收藏门券的,王学敏老师就是典型的代表。王老师是老资格的烟草人,是《吉林烟草志》一书的编者,担任过吉林省烟草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他对待刘主编像自己亲兄弟一样,照顾的无微不至,是办会办刊的主心骨。他一个人就发展会员几十人,有的甚至代交会费,以壮大收藏队伍。刘主编收藏有今天的成就,绝对不能忘王老师的恩情。
上一期展示了刘广军老师赠送的伪满国务院旧址门券,刘主编对这一信息很上心,多次到该景点去淘票。那里是由个人经营的景点,老板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楼一楼经营个古玩礼品店,在他那里买票可坐电梯到四楼参观伪总理张景恵的办公室。据说还可参观医大基础楼里的医学人体标本,由于太吓人,这么多年我们也没敢上去。有一次鼓起勇气想上去了,可是古玩礼品店不见了,楼上的所有都不让参观。向一位工作人员打听,他还大言不惭地说:“非法经营让我们撵走了。”真让人惋惜,本以为以此地可加大伪满旧址参观范围,就这样人为地消失了。
在第三版上专门介绍了一位长春市的券友潘美娟,名如其人是位美人坯子,是我们单位的团书记,刘主编眼中的希望之星。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在门券收藏方面不求上进,虽然手里还有些门券留存,但坚决原地踏步。
胶印以后版面就清晰多了,从本期起我尽量把小报的尺寸放得大一些,让师友们体验到当年小报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