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展览馆自叙

湖北:王运明
显示日期2022-01-20;访问次数:30592; 电脑端

武汉展览馆自叙

王运明

  前几日去中山公园对面的疫苗接种站打第三种疫苗,在排队等候期间,面对着现在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思绪万千、五味陈杂,心里不是个滋味。人老了就喜欢怀旧,这也许是经历太多,对于在人生的旅途中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景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武汉展览馆就是承载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割舍的处所。下面用展览馆自叙的方式,叙说我们曾经有过自豪与快乐、伤感和无奈……

  我出生于五十年代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1.jpg

  这是现在的我

SS:网站文件:1642578608555454.jpg;原始文件:微信图片_20220119154916.jpg

  这是我的出生证明

  

  凭集体参观券可以组织大家来我这里参观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6.jpg

 凭参观券也可以邀个人来我这里参观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5.jpg

  我出世后市民们前来祝贺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8.jpg

  我在上世纪1995年之前可不是现在勒个样子哩,我的名字不是叫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而是叫武汉展览馆。不幸得是九十年代初因种种原因,“婆婆”们说我的身体出了大问题,说么事我经过四十载的风雨侵蚀,有蛮多地方出现了裂缝,说我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了,还说么事我勒个样子与武汉大都市形象不符,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对展览的需求,要来个脱胎换骨,尽是放屁的话!北京、上海几个哥们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怎么我就有病呢?我哪像有病的样子,才四十多岁就给我判个死刑,我是欲哭无泪,冇得发哟,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克剁,我这么极具魅力的艺术建筑,这么具有影响和情感的建筑,怎么能说拆就拆呢?真是匪夷所思。我不幸于1995年的3月至4月,分两次把我炸了夷为平地。

  这是我的脸面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6.jpg

  远点看是不是鰻靓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2.jpg

  这是我北京的兄弟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9.jpg

  这是我上海的兄弟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0.jpg

  我是不是和兄弟们不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3.jpg

  我被炸的那天,勒里真是人山人海,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我的面前,有的跟我合影留念依依惜别,有的站在那里烧通(骂道)“赵宝江、胆子大、展览馆、也敢炸”。就这么点板眼,不晓得脑壳么样进了水、搭了铁。有的说着说着情不自禁的甚至都流下了泪水,在多重情感之下人们以各种方式在向我作最后的告别。

  从高空看我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jpg

  随着一声巨响,我灰飞烟灭,武汉几代人记忆也就随之化为烟尘。我真是不幸可悲呀!你们要想再见到我,那只能在网上或在故纸堆中去寻找我那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身影,但感受到的仍然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憾”。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4.jpg

  这是我的客厅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4.jpg

  这是我的主展厅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5.jpg

  够气派吧!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jpg

  我最早的名字叫“中苏友好宫”,我的出世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要借鉴学习苏联老大哥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加快国家经济建设,尽早赶超英美,于是应中国的要求由老大哥援建展览馆来展示他们的建设成就。继北京、上海、广州中苏友好宫后,1956年在武汉举办的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开幕之时我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我的相貌又有别于其他三个“兄弟”较为独特和个性,我的块头还是蛮大的,占地面积约有1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有2.25万平方米,其主楼4层,身高25米,有大、小21个展厅、27个附属建筑。我的长相那是典型俄罗斯血统,伫立在中山公园对面,中轴对称,呈“凸”字形,正中前部为中央大厅,高25米,相当于现在的8层楼房。其后的穹顶大厅绝对是精美大气,顶上灯光繁星点点,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夜空。中央大厅一般不布置展览,作为参展观众进出主通道,观众走近中央大厅内就会被四壁廊柱间四组具有老大哥特色、极具艺术性的雕塑而吸引。地面拼花水磨石在那个时候是相当的刮气,90年代初我的主人还经常在勒里举办舞会哩。我记得武汉的热天那是蛮热滴,那个时候冇得空调,我这里就成了爹爹、婆婆们乘凉的好处去。

  曾经辉煌的历史(1)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7.jpg

   曾经辉煌的历史(2)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6.jpg

  曾经辉煌的历史(3)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7.jpg

  曾经辉煌的历史(4)

微信图片_20220119161908.jpg

  宏大的十年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

微信图片_202201191619081.jpg

  省长也来抬桩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1.jpg

  宏大的湖北省十年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9.jpg

  省长为展览开幕剪彩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0.jpg

  我的两翼展厅向解放大道方向延伸,犹如双臂怀抱着勒个宽130米、深120米的广场。广场上的中央喷泉池也曾是武汉人留影最热衷的景处之一,16个“花瓣”围成一个圈,喷水嘴巧妙地藏在荷花状的装饰物中间,中心喷泉高达20多米,夜晚在灯光的烘托下更显璀璨。那真是癞痢的脑壳--亮闪了得额,特别是楼顶上的那颗五角星每天夜里熠熠生辉,曾经传说是用红宝石做的,引得无数伢们充满天真把撮箕当飞机的遐想。人们说我是武汉滴美少女,靓的很也不夸张,在我的灌木周围还砌了一圈石旗杆和一些石凳是个逼溜子、谈朋友的到好地方,每到夜晚这石凳上都是成双成对滴。每当重大节日举办重要活动时,我都被打扮的花枝招展,张灯结彩。广场上红旗招展,热闹非凡,那几天人们都围在我的身边,我那么滴开心和自豪。我也流过泪水,在毛主席去世的日子,我也披上黑纱和武汉人一道在这里沉重的悼念一代伟人。

  六十年代请柬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2.jpg

  请柬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3.jpg

  在五十年代---八十年代我可谓是湖北省武汉市的地标哟!与中山公园,武汉商场、武汉饭店、省广播大楼这些各具有艺术风格的建筑,以我为中心构成了解放大道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是多么的骄傲。

  五十年代的我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12.jpg

  五十年代我的邻居们

image.png

  六十年代我的邻居们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jpg

  六十年代在我门前游行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7.jpg

  文革时期我的相貌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5.jpg

  七十年代的我

微信图片_20220119163514.jpg

  八十年代我的邻居们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3.jpg

  曾记得在我勒里举办过许多武汉人印象极深的展览。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在勒里举办过湖北省十年建设成就展览,省长张体学都亲自剪彩那个动静闹得蛮大,可以这么说那真是米炮响了---惊天动地。1968年风扉一时大型泥塑《收租院》展览开展时,那也是轰动一时,一天就来了三万人参观,展览泥塑群雕是以民国时期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为主线,叙述曾经发生在四川刘文彩地主庄园收租院现场里的故事,这是那个时候人们接受阶级教育重要途径,几个月来把我这里挤的个水泄不通,据我的主人说整个展览观众达47万人之多。1982年,一场大型“中华体育之光”展览,陈列中国运动健儿在世界赛场上赢得的71座奖杯,武汉人参观热情就像柒鸟舂菜卯起的涨,展馆不得不控制进场人数,但门还来不及关严,就被热情的市民冲开。四十年来还有蛮多有影响的展览这里就不一一神吹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引进的展览更多了,那时侯的每个展览都为武汉人打开了一扇窗,观看奇妙的世界。

  六十年代请柬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40.jpg

  六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8.jpg

  六十年代请柬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9.jpg

  七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171050.jpg  

  七十年代请柬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35.jpg

  七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30.jpg

  八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34.jpg

  八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24.jpg

  九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SS:网站文件:1642583857881893.jpg;原始文件:微信图片_20220119171657.jpg

  九十年代票券上的记忆

SS:网站文件:1642583962126767.jpg;原始文件:微信图片_2022011902591433.jpg

  从我出世到九十年代我曾举办过的中外各类展览共500多次,90年代初,每年承办的展览还多达40多次,凡是亲近过我的老武汉人一定会勾起他们对我的眷念。








编辑:王建池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2-01-20 06:37:21

50多枚老照片、老请柬、老门券记录了武汉展览馆曾经的辉煌,也彰显了收藏家的实力。感谢王老师创作分享!!!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1-20 06:55:37

欣赏了,这么多老门票,大饱眼福,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1-20 07:27:25

以自述的生动形式,大量珍贵的票品,通过一座展览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大手笔!!!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1-20 07:42:2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曾经的辉煌、武汉的地标已不复存在,呜呼哀哉!幸好还有门票,让我们怀旧多了一份慰藉。感谢王运明部长的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1-20 08:10:38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朱逸民; 时间:2022-01-20 08:14:58

王老师的大作勾起了我对第二故乡大武汉的思念。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2-01-20 09:30:47

佳文,精彩!王会长如再稍加整编,将是一部高水平的券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1-20 09:45:30

珍稀老门票,大饱眼福,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1-20 09:55:33

精彩纷呈!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2-01-20 09:56:03

文章以自叙的形式,并附大量的珍贵门券、照片、请柬等,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独树一帜!谢谢王运明部长!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1-20 10:27:13

门券记录了武汉展览馆曾经的辉煌,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2-01-20 10:49:11

门券记录历史,曾经是那个时代的高大上,滚滚长江东逝水,终被现代更先进的高科技所替代。 谢谢王运明部长!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1-20 11:22:08

曲径通幽,情真意切。谢谢分享!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1-20 13:06:07

欣赏,感谢分享!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2-01-20 13:27:44

老门票勾起了对武汉展览馆的怀念!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1-20 13:47:01

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讲述,将武汉展览馆形象地展现于今人面前。太精彩了,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1-20 13:54:17

精彩的自叙格式,珍贵的老照片、老请柬、老票券展示,谢谢分享!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2-01-20 14:38:01

看的我是山呼海啸,心潮澎湃!那该死的一声炸响,消灭了我多少艺术细胞啊!领导随便换,今儿个是我说了算,多么轻松的话题哟。感谢作者,终于让他以这种方式叙叙往日的冤屈和曾经有过的荣耀。是啊,我招谁儿惹谁儿啦,这比窦娥还冤的事儿,怎么就摊到了我的头上?只有叹气,嘿嘿...!哈哈....!呀呀...!幸亏,还有那么多的好心人记得我,给我留下了一串儿脚印儿和身影。嘻嘻...!这就———够啦!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1-20 15:10:40

佳作精彩,赞!谢谢王老师!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1-20 15:22:30

文章以自叙的形式,并附大量的珍贵门券、照片、请柬等,记录了武汉展览馆曾经的辉煌。谢谢分享!

姓名:王运明; 时间:2022-01-20 15:29:21

谢谢大家的分享收藏成果。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22-01-20 18:34:00

用老券老柬和自述的方式讲述和见证武汉展览馆的变迁,谢谢王老师的券藏分享。点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1-20 21:00:13

展览馆早已不存在了,王老师的藏品却记载了它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份情的叙述。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1-20 22:09:31

曾经的汇聚,如今的回忆。谢谢分享!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22-01-21 15:34:51

拜读后,大藏家的新作真的令人敬佩!感谢王运明先生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1-22 13:23:33

拜读,欣赏了……谢谢王老师分享!……自叙有些沉重,做成标准券集一定会更加精彩!

姓名:林梅忠; 时间:2023-06-08 06:23:38

拜读了王老师分享的记忆,曾经武汉的骄傲和人为的悲哀,让历史永远记忆。谢谢王老师。

姓名:李金珍; 时间:2023-06-12 05:07:27

可惜了武汉展览馆!

姓名:丁先萍; 时间:2023-06-12 20:10:38

读了王老师的《武汉展览馆自叙》万分感慨,小时候我们同学一起经常来武汉展览馆,他雄伟宽宏,耸立的雕塑,中央的喷酒池,一切都很美好,对面是中山公园,相五辉映。只可惜现在改成这种商业摸式,再也回不到那种宁静美好的环境和氛围。感谢王老师留有这珍贵的照片,让我能再次享受曾经的美妙童年时代。

姓名:刘绪源; 时间:2023-06-15 07:01:55

武汉人永远记得赵宝江这个名字。青史留名?!

姓名:甘爱萍; 时间:2023-06-15 12:39:39

王运明老师的收藏编撰堪称一绝!

姓名:黄鸽娘; 时间:2023-06-16 08:43:08

武汉展览馆是武汉人心里永远的痛,我是五十年代的人,展览馆就在我家铁路外,小时候展览馆中山公园就是我们经常玩的地方,年轻时展览馆主办的展览必看无疑,文革后展览馆大厅成了跳舞场所里,面的雕像漂亮的吊灯还有粗大的柱子至今记忆犹新。展览馆东暖夏凉,在有莲花灯的水池边流淌非常惬意真是可惜了。 赵宝江武汉人决不会忘记他。

姓名:沈永强; 时间:2023-06-16 09:51:43

武汉人心中的痛!

姓名:谭汉平; 时间:2023-06-16 12:03:46

记忆中的武汉展览馆一去不复返,历史文化建筑被赵宝江市长炸为平地!

姓名:王月红; 时间:2023-06-16 16:35:07

原市长赵宝江是历史的罪人,武汉展览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里,

姓名:姜一; 时间:2023-06-16 18:55:34

1956年中苏友好宫一1966年武汉展览馆(1995年炸毁一1999年重建)一2001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馆。 馆名的更迭,岁月的流逝,仍然让武汉人民难以忘记老武汉展览馆! 王老师的大作又唤起了我许多的记忆,尤其那炸馆的瞬间,奈不住的心痛忿恨!武汉五十年代标志建筑之一,就被盲目引资,急功近利的决策毁于一旦,至今无有说法! 感谢王老师,回顾老武汉展览馆的辉煌过往,历历在目;唤起武汉人民心中的深切怀念,声声惋惜......作为曾经的武展人汗颜无地,自愧不如! 另外中央大厅四周廊柱间是四幅大型壁挂油画。莫斯科大学,苏联集体农荘,人民幸福生活,还有一幅内容忘了。 中苏友好宫改名武汉展览馆,是文革原因。

姓名:刘燕萍; 时间:2023-06-17 09:47:13

武汉展览馆,武汉人心中永远的痛!

姓名:余克宁; 时间:2023-06-18 14:18:08

收藏丰富,编排合理;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历史资料,永留民间;功德无量,永志不忘。

姓名:宋望元; 时间:2023-06-18 19:20:08

这么重大的决定,赵宝江肯定没有这个权利。无独有偶的是这边要拆友好宫,而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防洪道内,紧挨着长江大桥就盖起了多栋房子,当时打的广告是:我把长江送给你!

姓名:张智海; 时间:2023-06-18 19:29:01

这么多的历史照片和各种资料,十分难得,极其珍贵。感谢作者。

姓名:黄素萍; 时间:2023-06-19 06:51:27

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记得开馆时母亲带我们去买苏联的软糖,那软糖的味道还记忆犹新!重建武汉展览馆的决策失误让人心滴血!

姓名:吴振国; 时间:2023-06-19 21:22:28

谢谢作者,唤起了人们的回忆和共鸣。曾经的辉煌凝聚了成千上万劳动者的血汗和亿万人的关爱。而一个败家子就让这辉煌毁于旦夕!

姓名:王秀珍; 时间:2023-06-20 09:06:53

赵宝江这个名字是武汉人的一座耻辱碑!

姓名:董仲恒; 时间:2023-06-20 14:12:03

应该原址重建!

姓名:肖金汉; 时间:2023-06-20 22:19:30

当时那些急功进利的政客们为了给自已立碑,毁掉了友好宫。现在想重建是不可能的了。罪不可恕!

姓名:寇伯权; 时间:2023-06-21 11:41:50

王老师是一位细心人,还珍藏着这么多有意义的照片和纪念品,非常难得!提起展览舘,武汉人真觉得这是一块抹不去的伤巴。想起来就心疼!炸掉展览舘的时候,我就住在展览舘的附近,突然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笫二天再去看,展览馆成了个一坑。展览馆没有了,也没见到见新舘,大坑摆了七八年,成了个大水塘,到了晚上,这里青蛙叫声一片。当时國务院领导人斥问当时武汉的领导人,武汉展览馆你都敢炸,那你敢炸中南海吗?被斥问者低头旡语。唉!这都是历史了。现在只希望将新建的展览馆用好,为武汉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姓名:中苏宫; 时间:2023-06-22 11:05:17

当年应该把楼顶的雕塑切割下来,保留以作纪念的!

姓名:易平; 时间:2023-06-24 10:49:50

主张炸馆之人 有权力 没文化 !在武汉史册中留下了永久的骂名!

姓名:刘远南; 时间:2023-06-24 15:38:28

曾多次在同学群里说到“武展”最难以让人忍受的是主厅廊穹窿的欧式雕琢,精彩华美,华中独有…太可惜了!

姓名:刘远南; 时间:2023-06-24 15:41:41

赵宝江是“武展”的历史罪人!

姓名:卢杰; 时间:2023-06-24 15:51:10

拜读“自叙”,心潮难平!在那里曾留下我多少儿时的记忆!曾经武汉的地标,被几个以赵宝江为首的庸官炸了!!!真是胆大妄为!表面的理由是年久失修,背后有多少见不得人的故事谁知道!坊间传闻当时曾将武汉展览馆卖给新加坡老板林XX,林XX转手赚了几个亿!不知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建议有关领导严查!

姓名:徐晓明; 时间:2023-06-24 18:02:29

好怀念曾经的“中苏友好宫”“武汉展览馆”小时候学校组织义务劳动经常去中苏友好宫劳动,周末逛街也在展览馆广场的莲花喷泉池边玩耍,那个下令炸掉这座凝聚着武汉人民感情的建筑的市长就不心疼吗?就不怕遭报应吗?

姓名:秋谷杨; 时间:2023-06-26 08:48:07

赵宝江、胆子大、展览馆、也敢炸。

姓名:孙志辉; 时间:2023-06-26 12:36:58

武汉展览馆身影已刻在心里,永远的忘记不了!

姓名:張健; 时间:2023-06-27 12:21:41

在中国大陆类似赵宝江这样的庸官数不胜数 谁之过? 呵呵,懂得自然懂, 不懂得说了也白说! 我只能是摇头叹息 嗐,悲哀呀!

姓名:梁全顺; 时间:2023-06-28 00:52:17

毛主席党中央特批的全国四亇中心城市的展览舘唯独武汉被炸掉了,大武汉引以为傲的地标一夜间灰飞烟,留下的是武汉人内心永远的痛。人民将那些毁灭文明的乱臣贼子永远釘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姓名:赵玉敏; 时间:2023-06-28 15:27:00

赵宝江这个名字是中苏友好宫被炸的罪愧祸手,把武汉人的记忆和武汉的地标都抹掉了,他是武汉人民的罪人,希望能重建按原樣。

姓名:朱玉东; 时间:2023-06-28 15:32:36

现在的会展中心顶如预警机,整体不伦不类尤如室内大型超市毫无建筑风格,相比原武汉展览馆实乃相形见拙。猪八戒照镜了可形容当时的主管官员。

姓名:王万喜; 时间:2023-06-28 17:29:50

武汉展览馆是我艺术人生的摇篮!这里是我穿着军衣的“军营“!更是我学习艺术、实践艺术的课堂。的的道道地“家”!是我走上艺术,学习、实践、工作的地方(单位),我曾经在这里工作感到无比地自豪!王运明先生所收藏券证、展览,好多就出自我的亲手。其中给人们印象极深的《泥望收租院》,就是我穿看军衣。带领雕塑专家,组成工农兵相结合的专业人员亲手复制的。 自叙中再提到的《中华体育之光》展览,也是出自我的总体设计。71尊奖杯也是我和王一城同事(展览脚本撰稿人)一同从北京国家体委用火车,铁道部行公文,自身压运,一路不受任何检查,畅通无阻自压到武汉展览馆。这里特别提到的是:乒乓球“七姝妹“奖杯大团圆,也就是说乒丘球全部冠军坏都拿来向武汉人民展示的唯一的一次,只有武汉人幸运的看到乒乓球冠军杯大团圆的展示在武汉展览馆内,这是武汉人的眼福之骄! 受国家体委委托武汉展览馆,为北京中国儿童中心复制乒乓球七个冠军,此任务也就落到展览馆人我的身上,我也感到无比荣光! 作为曾经武汉展览馆人的我,向全市还记得武汉展览馆光辉形象的人民致谢! 向王运明先生苦心收藏、撰文,深表衷心地感谢!向编辑王建池先生致厚谢!向以上和以下留言撰文的女士们、先生们致以无比地,深情地感谢! 武汉展览馆的人为消逝,给武汉人造成了心理创伤是无法治俞的。但武汉展览馆的光辉形象,永远定格在几代武汉人的心中! 附:本人联系电话:13807162655

姓名:李彤; 时间:2023-06-28 20:50:06

赵宝江如果还没死的话现在可以枪毙它,老武汉人没有不恨的,狗日的,死了也下十八层地狱!

姓名:李章平; 时间:2023-06-28 20:51:57

一提起武汉展览馆,就是武汉人心中永远的痛,这个炸展览馆的市长就是一个败家子,现在是应该揭开当年运作炸馆建馆的内幕了,给武汉人民一个交待。

姓名:曾珍; 时间:2023-06-28 22:24:57

我们武汉市的那些个官不做一点好事!把武汉市值价的东西败光了!真是个败家子!怎么不去炸他的宅子?

姓名:刘良焕; 时间:2023-06-29 15:24:44

历史的罪人,赵宝江!看看建国初期所建的武汉中苏友好宫,灯壁辉煌。现如今的会展中心,不论不类,连一座大型超都不如!

姓名:程梅; 时间:2023-06-29 21:39:39

我父母都是武汉展览馆的老职工,我们从小居住在这里,对它有深厚的感情,展览馆早已不存在了,王老师的藏品却记载了它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份情的叙述。感谢!!!

姓名:杜银仿; 时间:2023-06-29 23:19:17

一个艺朮性极高的优秀建筑一声炮响夷为平地,冒出了一座工棚式的豪无美感的国际汇展中心。这是老武汉人永远的痛。

姓名:李建国; 时间:2023-06-30 08:05:05

一座壮观、雄伟、瑰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一武汉市地标建筑。她承载了武汉人民无尽的怀念、梦想和骄傲,每年国庆典礼礼炮鸣放点和积聚出发地……。风骚独领地矗立于武汉四十余年。 今天再也难见其倩影。感谢王老师为我们武汉人带来这份美妙地历史性的回性!

姓名:汪晓唯; 时间:2023-06-30 08:11:53

历史的罪人将被武汉人民永远的唾弃!只可惜武汉展览馆成为武汉人心灵中永远无法言喻的伤痛!赵宝江,万死不足以平复这道伤痕!

姓名:汪晓唯; 时间:2023-06-30 08:12:04

历史的罪人将被武汉人民永远的唾弃!只可惜武汉展览馆成为武汉人心灵中永远无法言喻的伤痛!赵宝江,万死不足以平复这道伤痕!

姓名:王斌坤; 时间:2023-07-01 05:04:08

感谢作者王运明先生,感谢编辑王建池先生!两位都是我集门券的师友。我就读的友谊路中学距此不远。1967年我被抽调到展览馆工作半年,当时为了在大厅塑毛主席像,折掉了巨型技形吊灯。因为十几年了,拆下时串连水晶小球的金属丝都断了,小球散落,我捡到一个,保留至今。1971年我又在展览馆斜对面的协和医院进修一年,散步就在展览馆附近。七个乒乓球奖杯大团圆的体育之光展览我也参观了,门票保留至今!武汉展览馆保留了我太多的记忆!

姓名:王若洲; 时间:2023-07-01 15:31:27

炸馆就要说到女副市长陈华芳,这个女人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水平高低不说,由她分管城建签字把展览馆炸了。

姓名:王若洲; 时间:2023-07-01 15:33:31

一个体面苕,一个花瓶,就这一对狗男女把展览馆炸了!

姓名:肖健; 时间:2023-07-01 19:53:46

我读书时,这里还举办了“全歼美蒋十股特务的展览”展出的都是我人民解放军在福建前线缴获的美制武器、电台、蛙人器具、伪造的证件、野战食品、钱币等等,无所不有。我记忆中展览馆的左侧好象还有一个友好餐厅。我们一家曾去过两次,一次是开馆时,一次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可惜这都成了永远的回忆。

姓名:王琼辉; 时间:2023-07-05 07:50:17

王运明老师好!好久不见了,武汉著名的收藏家,此文图文并茂,详细有序,感情真切,好文妙文,学习了,收藏了。

姓名:杜军; 时间:2023-07-05 08:46:01

一生难忘的记忆!

姓名:李德华; 时间:2023-07-08 00:08:14

赵宝江的后台是谁?

姓名:王彦斌; 时间:2023-07-08 19:31:16

武汉展览馆钩起我儿时美好回忆,我在展览馆前留毕业集体照,也留过团日的幸福时光,啊!这就是时光的展现,给我们这代人爱下这段青少年时期的灿烂时光。谢谢家门老师的追述,值得点赞和学习。

姓名:黄先生; 时间:2023-07-09 09:07:34

楼上肖建先生留言言及全歼美蒋10股特务的展览,我记得好像是在中苏友好宫建立以前展出的,就在中苏友好宫建立前的该馆址所在荒地上露天展出。 每年国庆我们学校管乐队都要参加国庆游行奏乐活动,或站在中山公园对面展览馆前解放大道旁奏乐,或在游行队伍最前面仪仗队的带队,作为其中一员对当时场景记忆犹新,中山公园门牌楼的壮观,身后展览馆的宏伟,游行队伍的整齐划一,管乐队的音乐震撼,人们的群情激昂,构成一幅恢宏画面。如今展览馆已不在,赵宝江炸馆之行为已被钉在柱子上,就不要再追究已作古之人了。

姓名:王斌志; 时间:2023-07-10 18:55:56

建议在现在的会展中心广场上立一个雕塑:赵宝江向江城父老乡亲谢罪的跪像,以求寛恕。

姓名:叶子; 时间:2023-07-11 19:44:41

老一辈武汉人心中永远的痛!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