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塔难见三影
张厚培
三影塔是南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原名延祥寺塔,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三影塔为楼阁式砖塔结构,平面六角形,共九层,通高50.2米,整座塔身由青砖砌成,自下而上尺寸层层递减,自然规整,远看秀丽挺拔、气势雄伟。塔身整体呈土黄色,在夕阳余晖下,如老衲禅定,宝塔通体发出金黄色的光芒,令人称奇。
相传此塔落成时,在光滑如镜的塔壁上,清晰可见其反射出的三个塔身倒影,“三影塔”便是由此得名。三影古塔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也是粤北现存最高的古塔,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建筑和艺术价值。
据说三影塔是为祭祀当年驱赶瘟疫的梁武帝之子萧统而建,这和塔上飞檐端部的貔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相传在南朝时候,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曾经隐居在始兴的傅大士那里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疫病流行,死人甚多。萧统为了治病救民,奋起追瘟,从始兴追到南雄的瑞应山,见到一只貔貅,便捉住它,斩去它的角,磨水给民众治病。这样很快就扑灭了这场瘟疫。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性情温和,心地仁慈的太子,便在瑞应山前建延祥寺来祭祀他。到了宋代建塔的时候,又将陶制貔貅放在檐角,寄以祛灾托福之意。
三影塔,最传奇的不是建筑的精湛,也不是美丽的传说,而是“一塔三影、阴阳塔影”的岭南奇观。据《直隶南雄州志·古迹略》记载:详符己酉年,异人在建好古塔后,又在塔旁建一座庙堂,不管晴天还是阴天,庙堂的堂壁上都可以反射出三个塔影,一影向上,两影倒悬。传说中,如塔影照在厅堂则为吉,照在房壁则为凶。因此,古塔被称为“三影塔”。
遗憾的是,古塔最为传奇的一塔三影奇观已百年不见,经过多方考证,周围建筑风貌的变化是这一奇观消失的主要原因。而让当地文化专家苦恼的是,由于史料上对延祥寺的地址没有准确的记载,不知道延祥寺和照壁的具体位置,一塔三影奇观不知道该如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