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存古老 运河情意长
——通州博物馆赠票及参观有感
北京 乔军
前些天,崔老师得知北京通州博物馆换新票了。她马上想到券研网正在开展“券研网开通十六周年征文活动”,第二天就联系了通州博物馆郑馆长,说明情况,请求馆长赠票支持网站活动。郑馆长没有犹豫,很痛快就答应了。因为我家就住通州,离博物馆又近,所以崔老师委托我去取票。
那天是三九,天气很冷。我一早就来到了博物馆,郑馆长已经通知工作人员了,我顺利取了票。取票以后,看着时间充裕,我便走进通州博物馆的展厅。
通州博物馆1992年建馆,馆址位于通州区中心,是该地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二进四合套院,典型的北京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北门对道石阶,侧设汉白玉护栏,望柱头浮雕蟠龙,栏板透雕宝瓶。院内油漆彩画,古色古香,其中通州八景彩绘图,更为绚丽夺目。院中置圆形花坛,青砂岩石围砌,浮雕独龙,内植古丁香一株。时值隆冬,这里环境幽雅,想春天来临,一定是花香宜人。
博物馆展厅共四个展厅,一个为固定陈列展厅,其余三个为临时展厅。固定陈列为“古代通州”,馆内固定陈列共展出收藏本地区珍贵历史文物11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体现了通州区自新石器时代、战国时代及西汉置县以来2200年的悠久历史。还展出了从运河出土的元、明、清代大铁锚及有重要价值的墓志铭五十余件,既起到了保护文物的作用又宣扬了大运河悠久的历史。
镇馆之宝之一
镇馆之宝之一
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宝光寺铜钟实物
宝光寺铜钟(局部)钟钮
旧版门票
新版门票
简介
有券友要问了,门票上的图案是什么,听我一一道来。
宝光寺,位于通州区次渠乡次渠村。旧名法华寺,元大德元年(1297)建,明正统五年(1440)敕赐宝光禅寺,为通州区重点保护文物。宝光寺于唐山大地震后被毁,现存文物已转至通州博物馆。钟身铸有“大明景泰”大钟为明朝景泰年间所铸,是通州宝光寺钟楼遗物。宝光寺大钟通高1.4米,口径1.1米,圜顶圆肩,直身侈口,上有两只龙子蒲牢相背,整个大钟整体造型端庄庄重。大钟钟钮的造型是龙之九子中的老四蒲牢,传说蒲牢生性好鸣,所以就把它铸在钟的顶部。两只蒲牢背靠着背,牛头鹿角,蛇身鹰爪,形象十分逼真。钟身外壁饰几何阳文,布局均匀一致,铭文有四种——梵文、汉文、藏文,据说第四种文字尚无人认识。连接弧口处有钟月之间,还有八卦纹饰。宝光寺内整个大钟声音浑圆,深沉,绵长,为北京所罕见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移至通州博物馆的大钟已成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昨天和明天、历史和未来,在这里相逢。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打卡”承德博物馆,再次彰显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
前几年通州博物馆的乌副馆长也给券研网赠送过门票。两位馆长赠送券研网门票,让全国各地的券友更多地了解了通州文化。收获赠票,收获了知识 ,收获了友情,无声的传递了博物馆文化。我们接触到的两位馆长都是优秀的博物馆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国家博物馆的希望与未来。了解历史,解读文明,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集藏门券是我们的爱好,走进博物馆,通过门券,了解票面其中的内涵,可以在这座“大学校”中学习进修,提高素养。希望更多的市民参观通州博物馆,您一定会有相当大的收获!
愿通州博物馆越办越好!
作者 乔军 收藏门票多年,自2017年开始交流门票。收藏专题博物馆。
微信号:qq315802010 希望与各地券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