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1VIII—51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罗斌林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春秋时期,平遥漆器已具雏形。 到汉代,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1956年,山西省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汉代五页人物故事彩绘屏风,据考证即为平遥漆器。屏风朱漆底上勾黑线轮廓,内填白、黄、红等色。这种画风,基本上反映了平遥漆器当年的风貌。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山西漆器生产已成自己的特色,而以平遥漆器最具代表性,描金彩绘工艺独树一帜。 明清时期,特别是康、雍、乾盛世,也是平遥漆业的全盛期。乾隆四年(1739年),平遥梁村人冀都龙在县城内站马道设立“鸿锦信”漆器作坊,专门生产柜、箱、桌、碟、盘、盒、奁、屏等漆艺作品出口海外。 清中期到民国初,平遥票号、钱庄的兴旺发达给漆艺制品带来很大的商机,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汉代五页人物故事彩绘屏风,据考证即为平遥漆器)
走进平遥古城,浓重的青灰色迎面扑来,城墙、街道、民居、商号、店铺全部保留着明清时期古城原有的格局和风貌。老街上,几家大大小小的漆器店内,各式各样的漆器泛着亮光,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闻名于世的平遥推光漆器,都是工匠们用手掌反复推磨而成的。
(手掌推光工艺)
腐朽,是所有木器的宿命,留存百年已属少有,传承千载更是罕见。而人类先民对漆的发现和运用,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现今发现最早的漆器,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漆器最早因防腐而做,却最终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器物。平遥推光漆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另三种漆器分别是:脱胎漆器(福州)、 扬州漆器(扬州) 、景泰蓝(北京))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其发源早,工艺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遥漆艺人长时间的选漆、制漆的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平遥推光漆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同时晋商的商业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平遥漆器的发展,他们把平遥漆器带了出去,也带回了南方等地的漆器,促进了漆艺交流,也完善、丰富了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孕育了一代代漆艺大师,耸起了平遥漆器艺术的一座又一座高峰。在平遥推光漆器千余年的历史中,以平遥漆艺人将这一老手艺传承和发扬,让平遥推光漆器迈过漫漫历史长河,继续呈现在世人眼中。平遥县明清街上,这条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的老街经过2700多年的风雨,古典、明亮的大厅陈列着漆器作品,四壁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漆器,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漆器艺术品,还有许多创造性融入新元素的漆器实用品。有华丽的大漆描金百引牡丹圆捧盒、沉静的大漆汉纹首饰柜、绚烂的大红描金首饰盒等。
(平遥推光漆首饰盒)
(平遥推光漆画)
(平遥推光漆家具)
(非遗项目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薛生金老先生的工作室)
如果有顾客好奇地进来参观,他们就会友好地向来人介绍漆器。带你来到院中店里的工作间,后院是制作漆器的地方,一进门,就嗅到一股浓烈的生漆的辛香味,在夏天没有开空调的屋子里和闷热的空气胶着在一起。"因为漆在温暖湿润的空气里才容易干,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开空调。”工作人员说,“天然大漆和平时生活里我们用来刷房屋的漆是不同的,它天然不刺激,对人体也没有害处”。工作间的桌子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具:模具、刻刀、砂纸、橡皮、刷子 、有未上色的木胎或者已经上完推光漆的半成品。他们每天就在这里制作漆器。然而产量是很低的,一年大概只能出几十件作品,因为要的是精益求精,不能有一点瑕疵。推光漆器的技艺极富地方特色,经熬漆、加工木胎、灰胎、漆或刮漆、髹漆、装饰彩绘等三十二道复杂工序,平遥推光漆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抛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来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用水将砖灰反复过滤)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推磨次数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后会越擦越亮,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制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让推光漆艺作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纹样丰富。上好的推光漆器所用的是号称“百里千刀一两漆”的天然大漆。相比人工漆,天然大漆不仅具有化工漆所具防潮、防腐、保护器物等功能,还具有耐温、耐磨损、耐强酸强碱、手感温和、绿色环保等其他任何材料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在家具的大千世界里,化工漆虽呈现五光十色、色彩丰富的景象,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人工漆是无法和天然大漆相比的。
推光漆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如今还把推光漆器工艺作为事业来做的人已经不多了。 由于受到市场冲击,传统漆器没有批量制作上的优势。,加之漆器制作过程复杂、周期长,且缺乏原材料,愿意学习和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已为数不多。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已经无力制作漆器。而传统的漆器手工艺人培养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这样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环境。原材料稀有、工艺复杂、人才缺失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是造成了传统推光漆器高昂价格的原因。
在今天的平遥古城,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推光漆器得以更多地面向世人,漆器手艺跨越千年,每一件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与地域特色。见证了历史更迭,让这些漆器文物也沾染了许多的灵气。幸运的是,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几代匠人坚守在此,用传统的方法对这些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将传统技艺之美传递下去,守护好这层层的匠心和留给世界的财富。